不为江南乏稻粱,乾坤有恨北天长。
征穷沙漠雪销尽,稳坐烟波六月霜。
不为江南乏稻粱,乾坤有恨北天长。
征穷沙漠雪销尽,稳坐烟波六月霜。
这首诗描绘了雁在夏日沙漠中的景象,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哲思。
首句“不为江南乏稻粱”,以雁的迁徙行为隐喻人生的追求与迁徙,暗示雁并非因江南食物匮乏而南飞,而是有更深远的原因驱使它们远行。这里的“稻粱”象征生活的物质需求,但雁的行动超越了简单的生存考量,引出下文对更高层次追求的探讨。
次句“乾坤有恨北天长”,表达了雁在北方天空中所承载的复杂情感和对某种遗憾或不满的表达。这里的“乾坤”代表广阔的天地,而“北天长”则暗示着雁在北方的漫长旅程中所感受到的孤独、失落或是对某种理想无法实现的遗憾。
第三句“征穷沙漠雪销尽”,描述了雁穿越沙漠的情景,雪销尽象征着环境的艰苦与挑战的严峻。这不仅描绘了雁迁徙途中的自然景观,也暗含了雁面对困难时坚韧不拔的精神。
最后一句“稳坐烟波六月霜”,将雁置于夏日的烟波之中,却仿佛置身于六月的霜冷之中,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既是对雁适应环境变化能力的赞美,也是对其内心平静、超然物外境界的描绘。同时,“稳坐”二字体现了雁在艰难环境中保持稳定和从容的态度,寓意着即使在逆境中也能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坚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雁的形象,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与深刻的人生哲理,展现了雁迁徙过程中的艰辛与美丽,以及在逆境中保持坚韧与平和的精神风貌。
埽花甃古,扶柳亭欹,销减吟兴。
杏煖饧香,都付玉箫吹冷。
尘幕已迷归燕梦,绿波不照惊鸿影。
怕凭栏,又蹉跎过了,艳阳芳景。
念十载、吴霜点鬓,侧帽闻歌,前时重省。
醉倚金鞭,零落翠钿谁剩。
门外莺声如报客,乱红堆满来时径。
莫句留,渐沙堤、月明人静。
时有鸦啼,绝无人影,落叶满堤飘捲。
惨不成游,认来非梦,渔汀一湾寒浅。
恨半尺、新苔土,生遮故人面。暗风软。
吹不去、一天哀怨。纵漾尽今愁,难消前感。
面也几曾遮,吟心头、昼夜长见。
歌些声枯,但叠将、素纸裁剪。
奈并刀未下,已满泪珠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