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络青丝,障开红锦,小晴初断香尘。
芳醪满载,持烛有佳人。
飞盖西园午夜,花梢冷、云月胧明。
折还惜,留花伴月,占定可怜春。佳人。
争插帽,已残芳树,犹缀馀英。
任红辞香散,蝶恨蜂嗔。
醉也和春戴去,深院落、初馥炉熏。
玉台畔,未教卸了,留映晚妆新。
马络青丝,障开红锦,小晴初断香尘。
芳醪满载,持烛有佳人。
飞盖西园午夜,花梢冷、云月胧明。
折还惜,留花伴月,占定可怜春。佳人。
争插帽,已残芳树,犹缀馀英。
任红辞香散,蝶恨蜂嗔。
醉也和春戴去,深院落、初馥炉熏。
玉台畔,未教卸了,留映晚妆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夜赏花的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月夜中的景致和情感。"马络青丝,障开红锦,小晴初断香尘"一句,便设定了一个静谧而又温馨的环境,马儿的缰绳用青丝制成,房内的锦障被打开,春天的小雨刚刚停歇,空气中弥漫着花香。这里的意象不仅展示了诗人的生活情趣,也传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芳醪满载,持烛有佳人。飞盖西园午夜,花梢冷、云月胧明"这几句,则将画面转移到宴饮赏花的场景。诗中的佳人手持蜡烛,与满载芳醪(美酒)的侍者一同在西园中享受着春夜,这里不仅有视觉上的享受,还有味觉和嗅觉的双重愉悦。而"花梢冷、云月胧明"则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月光与云雾交织,花瓣在微冷的空气中散发着淡淡的香气。
接下来的"折还惜,留花伴月,占定可怜春。佳人。争插帽,已残芳树,犹缀馀英"几句,诗人的情感开始流露。诗人对春天的美好感到珍惜,不忍心让其轻易逝去,因此留住花朵与明月为伴,占据这份可怜的春意。在已残的芳树上,还有零星的花瓣挂着,这里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好的不舍和珍爱。
最后,"醉也和春戴去,深院落、初馥炉熏。玉台畔,未教卸了,留映晚妆新"几句,则描绘了一种醉酒后的放纵与惬意。诗人在深邃的庭院中,炉火初起散发出淡淡的烟雾,与春天一同醉去。在玉台旁边,没有卸下晚妆,只是留着新鲜的妆容。这不仅是在形象上延续了宴饮赏花的场景,也在情感上表达了一种对美好时光的珍视和留恋。
知是商山四老翁,来吾梦里一相逢。
凤凰千仞当年事,独在平生寤寐中。
男儿贵有四方志,生来门外悬弧矢。
乾坤万物备吾身,历览宁辞千万里。
张骞乘槎犯斗牛,子长足迹半九州。
博识当时推独步,史才后世谁与俦。
吴君自是新安彦,剑气时作虹光见。
有策不肯干公侯,有才不屑事州县。
独买吴江舟一叶,历遍三江并七泽。
兴发閒登江上山,豪来醉弄波间月。
到处交游多伟人,耳目所接皆奇珍。
炯炯灵扃贯今古,翩翩襟抱超风尘。
季方吾莆贤父母,严翁就养几寒暑。
彩衣又上闽江船,绿酒共听乌石雨。
长空雁过秋风凉,骊驹又发壶山阳。
还家故旧应相语,胜览又经天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