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答孔比部赠别诗四章韵·其一》
《答孔比部赠别诗四章韵·其一》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古风  押[宥]韵

于事无可担,肩力听其瘦。但嫌??归,未改面目旧。

孔君相爱深,两腑早通究。

煦为无形春,不假瓮中酎。

托土同藉根,松槿漫争寿。

惟有若木枝,孑焉外群搆。

谢君折赠予,以鞭牛马走。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姚燮所作的《答孔比部赠别诗四章韵》中的第一首。全诗以答谢孔比部赠别之礼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感激之情。

首句“于事无可担,肩力听其瘦”以“于事无可担”开篇,暗示了诗人面对生活的压力与挑战,却依然坚韧不拔,用“肩力听其瘦”来形容自己在困境中坚持的毅力,展现出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面貌。

接着,“但嫌??归,未改面目旧”两句,通过对比“嫌??归”与“未改面目旧”,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同时也强调了自己内心不变的坚守与本真。

“孔君相爱深,两腑早通究”则直接点明了与孔比部之间的深厚友谊,两人的心灵早已相通,这种情感超越了言语,深入到了彼此的内心深处。

“煦为无形春,不假瓮中酎”运用了春天的温暖与酒的醇厚来比喻友情的温馨与深厚,说明了友情如同春天般给人带来温暖,又如同美酒般令人回味无穷。

“托土同藉根,松槿漫争寿”通过植物的生长来象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无论是松树还是槿花,都在泥土中扎根生长,共同繁荣,寓意着友情如同植物一样,需要共同的土壤(即环境与条件)才能茁壮成长。

最后,“惟有若木枝,孑焉外群搆”以若木的枝条独立于群木之外,象征着诗人与孔比部之间独特而深刻的友谊,即使在众多朋友之中也显得格外突出。

“谢君折赠予,以鞭牛马走”则是诗人对孔比部赠礼的感谢,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愿意为友情付出一切的决心,如同鞭策牛马前行,不畏艰难险阻。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生活情境的叙述,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思考,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对友情的珍视。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野田黄雀行

野田多黄雀,罗网无停机。

少年有利剑,不肯放雀飞。

若肯放雀飞,四海谁疮痍。

汤仁开一面,孔不射宿枝。

隐显自有道,布泽随盛衰。

人各怀其心,猛鸷安足施。

富贵苟弗念,日月逝如斯。

零落归山丘,始悔当路时。

更闻侠烈人,身意为是非。

慷慨任目前,要令天下知。

意气寡所效,虞卿终奚为。

(0)

袈裟田

袈裟曾效此田衣,日用犁耕自不饥。

清净乞求能活命,脂膏消落法身肥。

(0)

宫词·其二

闲把忘忧绕砌栽,日长无赖得徘徊。

君恩于妾元非薄,几夜龙舆入梦来。

(0)

舟中临帖呈黎太仆

龙门凤阁足经营,柳脚颜头尽有情。

只向夫人为弟子,谁从舞女得神明。

危峰阻日流空远,素月镂金耀腕轻。

不是题书分大醉,如何羊婢易成名。

(0)

闺情为妹瑶飞作

欢愁不定意迟迟,别有幽情绿水湄。

玉手折来堤上柳,结成如意寄相思。

(0)

题画

杨柳青青夹岸斜,绿蘋深处隐渔家。

分明一幅桃源景,独少沿流几树花。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真德秀 纪昀 范浚 郝经 鲍溶 吴均 黎廷瑞 杨无咎 白朴 周伦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