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愁不定意迟迟,别有幽情绿水湄。
玉手折来堤上柳,结成如意寄相思。
欢愁不定意迟迟,别有幽情绿水湄。
玉手折来堤上柳,结成如意寄相思。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水边折柳寄情的情景,充满了细腻的情感和深深的思念。首句“欢愁不定意迟迟”巧妙地将欢乐与愁绪交织在一起,表现了情感的复杂性,让人感受到主人公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接着,“别有幽情绿水湄”一句,通过“绿水湄”这一意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暗示着女子内心的孤独与深沉的情感世界。
“玉手折来堤上柳,结成如意寄相思”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通过女子亲手折取堤边的柳枝,并将其编织成如意形状,寄托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不仅展现了女子的巧手与心思,更深层次地表达了她对亲情的珍视和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挂念。这种通过自然之物传递情感的方式,既富有诗意又充满温情,让人感受到古诗中特有的含蓄美和深情厚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子内心的情感世界,通过具体的动作和场景,生动地展现了思念之情的复杂与深刻,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对情感细腻描绘的独特魅力。
北山之高,屹屹南州。北山之英,尔公尔侯。
诞此郑公,维国之器。有伟其才,有奇其气。
不屑以洁,不震以强。权不离义,锻不柔刚。
戎始归疆,人喜公虑。谓戎未觉,亟固我圉。
既藩既宣,左秦右川。北仇方睦,西戎独严。
壮兹远猷,卓兹伟志。一时之英,而不大试。
高牙大纛,虎节铜符。东将宽民,乃公所馀。
相维权奸,公以才忌。濒死荒陲,非公所悸。
孰是叔季,而有斯人。孰是北山,而落其英。
嗟我思公,去之百岁。思莫见之,见其后裔。
维公之英,育多闻孙。尚继其志,而世其声。
亦有适庄,景尔家世。北山之英,表此大字。
北山之英,郑公之人。仰止攸同,矧其后昆。
吉甫作颂,勉尔闻孙。郑公是似,北山之英。
《郑北山之元孙扁其楼王适庄为书北山之英四字求跋为作诗》【宋·金履祥】北山之高,屹屹南州。北山之英,尔公尔侯。诞此郑公,维国之器。有伟其才,有奇其气。不屑以洁,不震以强。权不离义,锻不柔刚。戎始归疆,人喜公虑。谓戎未觉,亟固我圉。既藩既宣,左秦右川。北仇方睦,西戎独严。壮兹远猷,卓兹伟志。一时之英,而不大试。高牙大纛,虎节铜符。东将宽民,乃公所馀。相维权奸,公以才忌。濒死荒陲,非公所悸。孰是叔季,而有斯人。孰是北山,而落其英。嗟我思公,去之百岁。思莫见之,见其后裔。维公之英,育多闻孙。尚继其志,而世其声。亦有适庄,景尔家世。北山之英,表此大字。北山之英,郑公之人。仰止攸同,矧其后昆。吉甫作颂,勉尔闻孙。郑公是似,北山之英。
https://shici.929r.com/shici/fGG2h2.html
清漪闲照影,凉意满阑干。
湖近秋声早,廊虚月影宽。
鹤栖庭翠湿,鱼动水香寒。
欲放云来去,移将竹数竿。
蘋花吹香柳花落,秭归清啼答姑恶。
午帘睡思逐晴丝,静听新篁堕春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