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寒食前一日西湖閒泛三首·其一》
《寒食前一日西湖閒泛三首·其一》全文
宋 / 张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艳红香白遍游人,花柳酣歌识太平。

野客独谙閒意趣,草烟空爱一川明。

(0)
翻译
艳丽的红花与洁白的香气吸引着众多游客,花儿柳树下人们欢歌笑语,感受着和平的美好时光。
田野上的闲散之客独自品味这种情趣,只爱那草木间升起的淡淡烟雾和明亮的河川景色。
注释
艳红香白:形容花色鲜艳、香气浓郁。
遍游人:众多的游客。
花柳酣歌:花儿柳树下的欢歌笑语。
识太平:感知到社会的安宁和谐。
野客:指在野外或乡村的闲适之人。
閒意趣:闲适的情趣。
草烟:草丛中的雾气。
一川明:整片明亮的河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游园图景。"艳红香白遍游人",通过鲜明的对比色彩勾勒出花开满径的情状,以及人们在美丽风光中游赏的情形。"花柳酣歌识太平"则表达了诗人在大自然中感受到的和谐与安宁,似乎花间的歌声也在传递着太平盛世的信息。

"野客独谙閒意趣"一句,透露出诗人作为一个远行的旅者,在闲暇时光独自品味周遭景致的雅兴。这里的"閒"字意味着一种从容不迫的态度,而"野客"则给人以超脱俗世的感觉。

最后一句"草烟空爱一川明",诗人表达了对那一片如烟似雾、清新明净的自然景观的喜爱之情。"草烟"通常用来形容春天野地里长满青草时的柔和美丽,而"一川明"则可能指的是西湖的一段水域,透露出水波不兴、清澈见底的宁静。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田园生活和自然美景的向往。

作者介绍

张镃
朝代:宋   号:约斋   籍贯: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   生辰:1153—1221?

张镃(1153—1221?)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南宋文学家,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猜你喜欢

寿华光禄七十

寿跻七十古云希,七十生男更曰奇。

天自安排还有数,仁能昭报岂无时。

蟠桃仙种迟宜子,椿树灵根老又枝。

八帙山翁把春酒,当筵兼咏弄璋诗。

(0)

崔孝妇

孝妇视姑疾,转革心徬徨。

潜以肉代药,誓为续命汤。

存姑若无已,剸刀若无伤。

脔落痛不入,人知云未尝。

皇天助肉神,一啖姑下床。

子澄哭其创,掩口使勿扬。

汝扬义则过,违教理非当。

肢体具父母,克全孝之常。

此盖迫不忍,事出仓卒肠。

复有窆亲地,既为豪所攘。

归璧须大力,妇人本何遑。

拔我金雀钗,脱我明珠珰。

别壤吉可买,抱骨改其藏。

愤懑终莫释,悒悒致殂亡。

豹毙尚还文,麝死可留香。

孝妇虽已矣,令名身后光。

(0)

题方廷献西轩

故家孙子庙堂珍,斗室萧然寄此身。

竹色清含三径晓,鸟声啼送一帘春。

琴中风月常无恙,画里江山自有神。

近已攀龙霄汉上,梦魂犹恋水云津。

(0)

隔竹敲棋为邓封君作

绿阴门巷何迢迢,日午檐头苍雪飘。

手谈偶笑橘中叟,不是机心犹未消。

坐来适意惜日短,主人忘形客忘返。

到头胜负置勿论,一笑相看远山晚。

(0)

挽太仆少卿金辅伯

我忆金先辈,翛然梧竹姿。

青年曾染翰,白发尚工诗。

人共江山老,风连草树悲。

凄凉三径里,孤负菊花期。

(0)

秋雨书事寄黄叔仁

岭南气候殊中土,七月初穷乃无暑。

树杪昼蒙密密云,檐前夜滴丝丝雨。

忽闻海上长风生,卷入寒城翳钟鼓。

东舍今晨母敛儿,西邻昨夜夫葬妇。

人间生死不可期,恸哭苍生奈何许。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