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中的皪月中看,解作人间五月寒。
一似汉宫梳洗了,玉珑璁压翠云冠。
风中的皪月中看,解作人间五月寒。
一似汉宫梳洗了,玉珑璁压翠云冠。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风光图景,并通过对比和想象,展现了诗人特有的情感体验和艺术魅力。首句“风中的皪月中看”中的“皪月”,即是指初生的新月,细腻而有质感。诗人在微风中观赏着这轮新月,似乎能感受到它清凉的气息,进而联想到“解作人间五月寒”。这里,“五月”通常被视为春末夏初,最热的时候,但诗人却感受到了“寒”,这种感觉与常人所不同,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独特感知和深刻理解。
接下来的两句则将自然景象转换成了宫廷女性的打扮情境。一似汉宫梳洗了,玉珑璁压翠云冠。这里,“一似”表达了一种类比,即新月之美好如同古代汉宫中的女子在梳洗打扮时的风姿。玉珑璁,即用珍贵的玉石制成的发饰,压翠云冠,则是形容头顶的华丽装饰,这些词汇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更通过“压”字传达了一种沉稳、庄重之感。
整首诗通过风中的新月与宫廷女性打扮之间的巧妙比喻,展示了诗人在日常观察中捕捉到的细腻情感,以及将自然景物与人类生活的美好相结合的艺术手法。这种对比和想象,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意境,更为读者提供了一种审美体验,使得读者能够在简单的文字中,感受到诗人深厚的情感和细腻的观察力。
忠宣义死堂堂节,死到师山义亦明。
家国两人均患难,干戈满地正纵横。
聊因心画通相感,未必渔竿果可旌。
何处江湖无此碣,几人标榜有高名。
龙跳旧刻还堪拓,燕贺新亭又喜成。
岳势不迷人仰德,石痕固在字含贞。
萧萧风雨鬼神泣,汹汹波涛鱼鳖惊。
一个聘君孤搆耳,乾坤今许作双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