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罗学制镇守凤城》
《罗学制镇守凤城》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旌旗移镇插云霄,百道长虹起赤标。

探胜日登飞凤岭,按营时过伏波桥。

文心尚忆金坛月,将气行簪汉代貂。

独有老僧閒自寂,思君难把磬声招。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将军在凤城的镇守生活,既有壮丽的自然景观,又有深沉的历史文化氛围。首联“旌旗移镇插云霄,百道长虹起赤标”以夸张的手法,展现了将军镇守之地的雄伟壮观,仿佛旗帜与云霄相接,百道红光如同长虹般升起,极具视觉冲击力。

颔联“探胜日登飞凤岭,按营时过伏波桥”则通过日常活动的描写,展示了将军的生活状态。他不仅在闲暇时攀登象征着吉祥的飞凤岭,还经常巡视军营,走过名为伏波桥的地方,体现了其对职责的尽职尽责和对军事事务的重视。

颈联“文心尚忆金坛月,将气行簪汉代貂”则从侧面揭示了将军的内心世界。他虽身居高位,但依然怀念着过去文人雅士的月夜之乐,同时又保持着将领的威严,佩戴着汉代的貂尾冠,展现出文武双全的风范。

尾联“独有老僧閒自寂,思君难把磬声招”以对比手法收束全诗,描绘了一位老僧在寂静中独自修行的情景,与将军的忙碌形成鲜明对比。这既表现了将军与僧人的不同生活方式,也暗示了将军内心深处对平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将军在边疆镇守的复杂情感和独特风采,同时也融入了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作品。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别驾谣

海沂之康,寔赖王祥。邦国不空,别驾之功。

呜呼别驾今三公。惜哉不作徐州终。

(0)

芍药花分赋拈得七言长律

春去惊看芍药花,痴情浑入美人家。

华清薄醉风前亸,浣苧多颦月里斜。

艳质岂无疏雨妒,娇香合有上卿加。

缘谁破泣朝承露,意我多愁夜吐葩。

粉黛横陈期梦接,胭脂遥引隔阑奢。

翻阶翠落娟娟影,照槛光流片片霞。

书带易窥金作埒,蒹葭难倚玉为沙。

若教持赠魂应断,无那香肌隐绛纱。

(0)

至正中大理童谣

莫道君为山海主,山海笑咳咳。

园中花谢千万朵,别有明主来。

(0)

生查子

欹枕背屏山,镜掩灯明灭。

香穗弱难扶,一寸金蚕啮。

抱影欲成眠,翠被寒疑裂。

双筋亸红绫,半落闻檐铁。

(0)

东风齐著力.水波,得平字

燕子来时,回塘向暖,野水烟生。

刚胜弱絮,初泛落花轻。

漫漫垂杨曲沼,才添了、几点浮萍。

鱼苗长,生机浩荡,恰趁新晴。雾縠太轻盈。

波细细、参差碧浪纵横。遥天倒影,渺渺动柔清。

好是东风消息,吹不定、似皱还平。

天涯路,一篙新涨,万里春程。

(0)

雪梅香

迎眸处,一溪流水碧无尘。

把三间茅屋,临溪结构方新。

早起推窗看浴鸟,晚来倚槛卷丝纶。

偏空阔、洗尽凡心,乐我天真。

眼边无俗物,但有渔舟,来往青苹。

独坐开襟,悠悠短笛遥闻。

一带好山衔早月,千村远树送斜曛。

贾芸老、风流渺渺,付与闲云。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丁澎 宋登春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