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气奔屯瑞气移,清平过尽到艰危。
纵饶犬彘迷常理,不奈豺狼幸此时。
九庙有灵思李令,三川悲忆恨张仪。
可怜一曲还京乐,重对红蕉教蜀儿。
邪气奔屯瑞气移,清平过尽到艰危。
纵饶犬彘迷常理,不奈豺狼幸此时。
九庙有灵思李令,三川悲忆恨张仪。
可怜一曲还京乐,重对红蕉教蜀儿。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时世变迁、社会动荡的景象。开篇“邪气奔屯瑞气移,清平过尽到艰危”两句,意在表达一种正义消失、黑暗籇上的氛围转换,说明诗人所处的时代已经由太平走向了困顿。
接着,“纵饶犬彘迷常理,不奈豺狼幸此时”两句,则通过比喻手法,指出一些本应守护正义的人物却迷失了常理,而那些本不应有机会作乱的势力却趁机而起。这两句流露出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和愤懑。
第三、四句“九庙有灵思李令,三川悲忆恨张仪”展现出诗人对于历史上忠良之士的怀念与哀思。九庙指的是古代帝王祭祀的地方,而“有灵”则暗示着这些地方虽空,但精神依存;“思李令”可能是指李冰父子治水有功,成为了后世敬仰的人物。而“三川悲忆恨张仪”,则是在表达对古人张仪的不舍与哀悼之情,三川或许象征着广阔的河流,也代表了深远的怀念。
最后两句“可怜一曲还京乐,重对红蕉教蜀儿”则是诗人表达一种对于往昔回忆的复杂情感。“还京乐”可能是在描述某种回归本土、回到朝廷的音乐,或许象征着一种向心的渴望;“重对红蕉教蜀儿”,则是一种教育后代,希望他们能继承和发扬先贤之风的愿景。在这里,“红蕉”可能是指蜀地特有的植物,也可能是对知识、文化的象征。
总体来看,这首诗充满了对于历史变迁的感慨,对于忠良之士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一种教育与期望。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自己对于时代变革和个人理想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思考。
吾家蓄真迹,至宝千百计。
藉作烟云观,自娱期勿替。
谁料风尘生,角声遍吴地。
食肉鄙者多,吾侪孰为庇。
因念悬堂轴,性命倚难弃。
旁人为我谋,捆载速远递。
家庄有凤凰,强半与藏置。
一夕忽通神,迥作流水逝。
神物难久常,久常自生弊。
素书绝嗜欲,谓所以除累。
盛乃衰之源,春芳秋自悴。
熊祥宝玉杯,转转牢狱繫。
娄东翠华居,翰墨曾为厉。
何况值乱世,长物非所利。
早愿奏凯歌,故剑得合契。
早愿归故乡,旧物得更睨。
人获与我获,取舍听其意。
作歌聊自解,无用生怨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