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中元甲子以辛丑驾幸蜀四首·其三》
《中元甲子以辛丑驾幸蜀四首·其三》全文
唐 / 罗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邪气奔屯瑞气移,清平过尽到艰危。

纵饶犬彘迷常理,不奈豺狼幸此时。

九庙有灵思李令,三川悲忆恨张仪。

可怜一曲还京乐,重对红蕉教蜀儿。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时世变迁、社会动荡的景象。开篇“邪气奔屯瑞气移,清平过尽到艰危”两句,意在表达一种正义消失、黑暗籇上的氛围转换,说明诗人所处的时代已经由太平走向了困顿。

接着,“纵饶犬彘迷常理,不奈豺狼幸此时”两句,则通过比喻手法,指出一些本应守护正义的人物却迷失了常理,而那些本不应有机会作乱的势力却趁机而起。这两句流露出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和愤懑。

第三、四句“九庙有灵思李令,三川悲忆恨张仪”展现出诗人对于历史上忠良之士的怀念与哀思。九庙指的是古代帝王祭祀的地方,而“有灵”则暗示着这些地方虽空,但精神依存;“思李令”可能是指李冰父子治水有功,成为了后世敬仰的人物。而“三川悲忆恨张仪”,则是在表达对古人张仪的不舍与哀悼之情,三川或许象征着广阔的河流,也代表了深远的怀念。

最后两句“可怜一曲还京乐,重对红蕉教蜀儿”则是诗人表达一种对于往昔回忆的复杂情感。“还京乐”可能是在描述某种回归本土、回到朝廷的音乐,或许象征着一种向心的渴望;“重对红蕉教蜀儿”,则是一种教育后代,希望他们能继承和发扬先贤之风的愿景。在这里,“红蕉”可能是指蜀地特有的植物,也可能是对知识、文化的象征。

总体来看,这首诗充满了对于历史变迁的感慨,对于忠良之士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一种教育与期望。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自己对于时代变革和个人理想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罗隐

罗隐
朝代:唐   字:昭谏   籍贯: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   生辰:833-909

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
猜你喜欢

乙丑仲夏,挈眷归江城,寄居毗巷,重九后迁归老宅因写东篱图以纪事七首·其七

九秋即景挂山堂,聊助空洞四壁荒。

补破修残粗毕事,亲朋相慰历沧桑。

(0)

哭仰菶斋先生七首·其七

望云挥泪九回肠,何日灵幡返故乡。

俚句七章遥叩奠,不胜叹恨是沧桑。

(0)

家藏书画乱后云散

吾家蓄真迹,至宝千百计。

藉作烟云观,自娱期勿替。

谁料风尘生,角声遍吴地。

食肉鄙者多,吾侪孰为庇。

因念悬堂轴,性命倚难弃。

旁人为我谋,捆载速远递。

家庄有凤凰,强半与藏置。

一夕忽通神,迥作流水逝。

神物难久常,久常自生弊。

素书绝嗜欲,谓所以除累。

盛乃衰之源,春芳秋自悴。

熊祥宝玉杯,转转牢狱繫。

娄东翠华居,翰墨曾为厉。

何况值乱世,长物非所利。

早愿奏凯歌,故剑得合契。

早愿归故乡,旧物得更睨。

人获与我获,取舍听其意。

作歌聊自解,无用生怨怼。

(0)

为朱久香少宰画花间补读图二首·其一

替写新图有所思,看花补读两相资。

自惭累俗输清福,那得山窗展卷时。

(0)

陈梁叔孝廉寄诗因以拙画为报

远道诗筒至,披吟意自遥。

调高赓白雪,兴至拂生绡。

偶写崚嶒石,惭无万仞超。

非琼难作报,风雨慰清宵。

(0)

家藏旧画效前人论画绝句各系一诗·其八

细入毫芒意欲翩,日中谛审笔如烟。

除将工整消浮躁,入妙何妨色太妍。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黄淳耀 解缙 王梵志 樊增祥 汪元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