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相地余君祥赠言卷》
《相地余君祥赠言卷》全文
元 / 郑元祐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我早不识余山人,湖海名知三十春。

闻其欲识天下士,不厌四方走踆踆。

朅来中吴春苦雨,雨窗峭寒肌骨皴。

袖有赠言成大轴,读未卷终伤我神。

儒先沦落日已尽,我独未死如枯鳞。

涸辙曾无斗升水,破靴厌踏康庄尘。

生言宿知地理学,转移造化抽机轮。

黄箸定钤司马氏,青囊为书郭景纯。

二子骑箕上天去,遗编凭谁据其津?

余生两眼炯秋月,遍观山崖与海滨。

先辈而今木已拱,后生蹇予蠖不伸。

何处青山可埋我,免使乌鸢蝼蚁嗔。

(0)
鉴赏

这首元代郑元祐的《相地余君祥赠言卷》是一首表达诗人对友人余山人的敬仰和感慨的诗。首句“我早不识余山人”,诗人自谦表示对余君的了解甚晚,接着通过“湖海名知三十春”描绘了余君的名声远播,足迹遍布各地。诗人赞赏余君广交天下贤士,不辞辛劳,“闻其欲识天下士,不厌四方走踆踆”。

诗中“朅来中吴春苦雨”描绘了余君来访时江南春天阴雨连绵的环境,而“雨窗峭寒肌骨皴”则写出诗人感受到的寒冷与艰辛,但余君的赠言“袖有赠言成大轴”却让诗人感动至深,然而“读未卷终伤我神”又暗示了赠言中的内容可能触动了诗人内心的哀愁。

诗人感叹“儒先沦落日已尽”,自己如同枯鳞般孤独,生活困顿,“涸辙曾无斗升水,破靴厌踏康庄尘”。他自述曾精通道家学问,能洞察天地变化,但如今却处境艰难。诗人以“黄箸定钤司马氏,青囊为书郭景纯”两位先贤自比,表达对余君才华的认同,同时也流露出对后继无人的忧虑。

最后,诗人感慨自己“两眼炯秋月”,遍览世间,但前辈凋零,后生难有出头之日,发出“何处青山可埋我”的疑问,表达了对归宿的渴望以及对身后事的担忧,希望能在一处不受打扰的地方安息,以免招致乌鸢蝼蚁的侵扰。整首诗情感深沉,充满了对人生无常和才子命运的感慨。

作者介绍

郑元祐
朝代:元

(1292—1364)处州遂昌人,迁钱塘,字明德,号尚左生。少颖悟,刻励于学。顺帝至正中,除平江儒学教授,升江浙儒学提举,卒于官。为文滂沛豪宕,诗亦清峻苍古。有《遂昌杂志》、《侨吴集》。
猜你喜欢

南辕杂诗一百八章·其四十三

秦尘起关朔,西挟太行走。

排风入东界,齐鲁遍苍狗。

高天挂木叶,白日堕星斗。

奔车陷低穴,惊马折其首。

谁抟九州土,上与塞天口。

不测诚难虞,在境已身受。

但持艰险暂,自得顺平久。

廓清还太虚,渣滓复何有?

(0)

南辕杂诗一百八章·其三十

醒亦见明月,梦亦见明月。

明月浩平沙,梦时照城阙。

故人十年死,在地已枯骨。

樽酒致颜色,身死泪未竭。

岱云青嵯峨,濡海动一发。

深榛多虎狼,飞鸟五日越。

来何涉崄巇,去何堕飘忽?梦醒月又斜,?气晓蓬勃。

(0)

答汤农部鹏三章·其二

巢凤在珠树,饥鸾下栖棘。

天毓异琦瑰,默互恃灵息。

予生畏囚笼,神驶八纮仄。

常悲冠带流,命世鲜禼稷。

志赴时或夺,蹇极贱为迫。

而君少翀举,造化与全力。

风棱峻秋锷,侃侃赴其职。

遭忤不辞谴,自盟见忠直。

励慎往毋悔,冠绶赖绳式。

文章为名郛,未足竞颜色。

(0)

怨柳七绝句·其一

柔枝婀娜称春长,不肯随风向夕阳。

三月江南过三日,含来薄絮待谁香?

(0)

同曹德馨高学淳过魏谦升西斋饮致爽台三章·其一

谁知春草宅,僻似浣花村。

水气白浮竹,山云青在门。

琴床初藓滑,茶灶午烟昏。

鸟亦能留客,窥檐送语温。

(0)

同张徵君澹游蕊珠院分赋诸景仿六言七章·其四湛华堂

至旷能容众象,太清不染纤埃。

君是烟霞过客,我思水木清才。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蔡和森 周文雍 熊亨瀚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