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扆延英色自温,臣心如结不能言。
两宫殡在馀恩泪,九陌车过见燹痕。
补衮故知时局异,张维谁信古经尊?
散材废学由来旧,绵蕝何堪作叔孙?
负扆延英色自温,臣心如结不能言。
两宫殡在馀恩泪,九陌车过见燹痕。
补衮故知时局异,张维谁信古经尊?
散材废学由来旧,绵蕝何堪作叔孙?
这首诗是陈宝琛于清末近现代初所作,名为《三月初九日召见养心殿》。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君臣之间的微妙关系与复杂情感。
首联“负扆延英色自温,臣心如结不能言”,开篇即以“负扆”、“延英”点明地点,形象地描绘出君主与大臣对坐的场景,同时以“色自温”暗示君主态度温和,而“臣心如结不能言”则透露出臣子内心的复杂情感,难以言表。
颔联“两宫殡在馀恩泪,九陌车过见燹痕”,通过“两宫殡”和“馀恩泪”的描述,展现了君主去世后留下的哀伤氛围,以及“九陌车过见燹痕”则以车马经过的痕迹象征着往昔繁华的消逝,暗含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颈联“补衮故知时局异,张维谁信古经尊?”进一步探讨了君臣之间的责任与信任问题。通过“补衮”这一典故,表达了对君主治理国家的期待,同时也反映出对时局变化的敏感认识。而“张维谁信古经尊?”则表达了对传统价值观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思考,以及对如何在新旧交替中保持文化传承的困惑。
尾联“散材废学由来旧,绵蕝何堪作叔孙?”以“散材废学”比喻人才的浪费和教育的缺失,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忧虑。最后,“绵蕝何堪作叔孙?”则以古代典故,表达了对人才培养和传承的重视,以及对如何培养出能够承担重任的接班人的深切期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政治局势的深刻洞察,也体现了其对传统文化价值的坚守与反思,以及对人才培养和国家未来的深切关怀。
清卿恩德重鳌山,诗寄闲栖白首官。
须信夜光谁可得,玉龙沉睡玉渊寒。
武林乡,占第一湖山,咏画争巧。
鹫石飞来,倚翠楼烟霭,清猿啼晓。
况值禁垣师帅,惠政流入欢谣。
朝暮万景,寒潮弄月,乱峰回照。
天使寻春不早。
并行乐,免有花愁花笑。
持酒更听,红儿肉声长调。
潇湘故人未归,但目送游云孤鸟。
际天杪。
离情尽寄芳草。
夕殿别君王,宫深月似霜。
人幽在长信,萤出向昭阳。
露浥红兰湿,秋凋碧树伤。
惟当合欢扇,从此箧中藏。
星参差,明月二八灯五枝。
黄鹤瑶琴将别去,芙蓉羽帐惜空垂。
歌宛转,宛转恨无穷。
愿为潮与浪,俱起碧流中。
晓将近,黄姑织女银河尽。
九华锦衾无复情,千金宝镜谁能引。
歌宛转,宛转伤别离。
愿作杨与柳,同向玉窗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