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三月初九日召见养心殿》
《三月初九日召见养心殿》全文
清 / 陈宝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负扆延英色自温,臣心如结不能言。

两宫殡在馀恩泪,九陌车过见燹痕。

补衮故知时局异,张维谁信古经尊?

散材废学由来旧,绵蕝何堪作叔孙?

(0)
鉴赏

这首诗是陈宝琛于清末近现代初所作,名为《三月初九日召见养心殿》。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君臣之间的微妙关系与复杂情感。

首联“负扆延英色自温,臣心如结不能言”,开篇即以“负扆”、“延英”点明地点,形象地描绘出君主与大臣对坐的场景,同时以“色自温”暗示君主态度温和,而“臣心如结不能言”则透露出臣子内心的复杂情感,难以言表。

颔联“两宫殡在馀恩泪,九陌车过见燹痕”,通过“两宫殡”和“馀恩泪”的描述,展现了君主去世后留下的哀伤氛围,以及“九陌车过见燹痕”则以车马经过的痕迹象征着往昔繁华的消逝,暗含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颈联“补衮故知时局异,张维谁信古经尊?”进一步探讨了君臣之间的责任与信任问题。通过“补衮”这一典故,表达了对君主治理国家的期待,同时也反映出对时局变化的敏感认识。而“张维谁信古经尊?”则表达了对传统价值观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思考,以及对如何在新旧交替中保持文化传承的困惑。

尾联“散材废学由来旧,绵蕝何堪作叔孙?”以“散材废学”比喻人才的浪费和教育的缺失,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忧虑。最后,“绵蕝何堪作叔孙?”则以古代典故,表达了对人才培养和传承的重视,以及对如何培养出能够承担重任的接班人的深切期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政治局势的深刻洞察,也体现了其对传统文化价值的坚守与反思,以及对人才培养和国家未来的深切关怀。

作者介绍
陈宝琛

陈宝琛
朝代:清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猜你喜欢

子山再惠诗见和因又续成子山不以予不才两发

清卿恩德重鳌山,诗寄闲栖白首官。
须信夜光谁可得,玉龙沉睡玉渊寒。

(0)

营妓张温卿黄子思爱姬宜哥皆葬宿州城东过而

好物难留古亦嗟,人生无物不尘沙。
何时宰树连双冢,结就人间并蒂花。

(0)

熙州慢·武林乡

武林乡,占第一湖山,咏画争巧。
鹫石飞来,倚翠楼烟霭,清猿啼晓。
况值禁垣师帅,惠政流入欢谣。
朝暮万景,寒潮弄月,乱峰回照。
天使寻春不早。
并行乐,免有花愁花笑。
持酒更听,红儿肉声长调。
潇湘故人未归,但目送游云孤鸟。
际天杪。
离情尽寄芳草。

(0)

相和歌辞·婕妤怨

夕殿别君王,宫深月似霜。
人幽在长信,萤出向昭阳。
露浥红兰湿,秋凋碧树伤。
惟当合欢扇,从此箧中藏。

(0)

琴曲歌辞·宛转歌二首

星参差,明月二八灯五枝。
黄鹤瑶琴将别去,芙蓉羽帐惜空垂。
歌宛转,宛转恨无穷。
愿为潮与浪,俱起碧流中。
晓将近,黄姑织女银河尽。
九华锦衾无复情,千金宝镜谁能引。
歌宛转,宛转伤别离。
愿作杨与柳,同向玉窗垂。

(0)

相和歌辞·栖乌曲二首

蛾眉曼脸倾城国,鸣环动佩新相识。
银汉斜临白玉堂,芙蓉行障掩灯光。
画舸双艚锦为缆,芙蓉花发莲叶暗。
门前月色映横塘,感郎中夜渡潇湘。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南怀瑾 李根源 张其锽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