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行诗·其一》
《送行诗·其一》全文
宋 / 郑清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中年别意增怀抱,昨夜秋声到客船。

流水孤村鸦好在,平沙远景雁依然。

惜无绣口供吟笔,只有莼羹愧昔贤。

付与西湖林处士,重阳健倒菊花前。

(0)
翻译
中年离别之情更添感慨,昨晚的秋声已飘至我的小舟。
孤独的村庄旁流水潺潺,乌鸦自在,远方的天边大雁依旧飞翔。
遗憾没有才情去吟诗作画,只能享用莼羹,深感愧对古代贤人。
把这些情感交付给西湖边的林处士,希望他在重阳节时,能畅饮菊花酒,身体健康。
注释
中年:指人生的成熟阶段。
别意:离别的情绪。
怀抱:心中的思绪和情感。
昨夜:昨晚。
秋声:秋天的风声或落叶声。
客船:旅人的船只。
流水:流水声或流水景象。
孤村:孤立的村庄。
鸦:乌鸦。
好在:仍然存在,安然无恙。
平沙:平坦的沙地。
远景:远处的景色。
雁:大雁。
惜:可惜,遗憾。
绣口:才思出众,擅长诗词。
吟笔:吟咏诗歌的笔。
莼羹:一种以莼菜做的羹。
昔贤:过去的贤人。
付与:交付,寄托。
西湖:杭州著名的湖泊。
林处士:姓林的隐士。
重阳: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健倒:喝醉,畅饮。
菊花:重阳节的传统花卉。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清之的《送行诗(其一)》,表达了中年离别时的深沉感慨。首句“中年别意增怀抱”直接抒发了诗人对离别的深深感触,中年的经历使得离别之情更加厚重。次句“昨夜秋声到客船”通过秋夜的寒凉和客船的漂泊,渲染出离别的凄凉氛围。

第三、四句“流水孤村鸦好在,平沙远景雁依然”,以流水、孤村、乌鸦和远雁等自然景象,寓言了友人离去后的孤独与远方的思念。流水和孤村象征着友人的去向,而鸦的叫声和雁的行列则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

第五句“惜无绣口供吟笔”,诗人遗憾自己没有如古人般才华横溢,无法用优美的诗句来表达此刻的离愁别绪。最后一句“只有莼羹愧昔贤”,借莼羹这一典故,表达了对友人过去的宴饮欢聚的怀念,以及对自己未能尽兴款待的歉疚。

整首诗情感真挚,情景交融,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离别时的复杂心情,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才情的自省。结尾以“付与西湖林处士,重阳健倒菊花前”寄望友人在远方也能健康快乐,以菊花酒共度重阳佳节,寓意深远。

作者介绍
郑清之

郑清之
朝代:宋   字:德源   籍贯:庆元道鄞县(今浙江宁波)   生辰:1176—1251

郑清之(1176—1251)南宋大臣。初名燮,字德源、文叔,别号安晚,庆元道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嘉泰二年进士及第。历官光禄大夫,左、右丞相,太傅,卫国公(齐国公)等。淳祐末年,元兵大举侵宋,郑清之进十龟元吉箴劝帝励精图治,未能实施,而后退仕隐居,諡忠定,著有《安晚集》六十卷。
猜你喜欢

罗浮庵

山城高尽处,选胜立招提。

沙白川为带,烟青峰作帏。

定中闻远鸟,坐起见遥池。

每到南屏静,亲人月色低。

(0)

送黄太史亮垣先生还期

春潮起色大江平,裘马乘春又远行。

望入彩霞淩玉笋,朝回仙露赐金茎。

衣冠气旧瞻南海,案篆班新侍太清。

敢道弹冠王贡事,沈冥吾已谢时名。

(0)

盆莲

新荷吐芬葩,庭阶何袅袅。

芳华忽在兹,托根亦不恶。

的皪鲛珠碎复圆,轻盈翠盖欹还弱。

云是太华玉井来,一朵雨朵相当开。

主人散帙遥怜汝,巡檐索酒屡徘徊。

湖上采莲兰作楫,种得纤柯才几叶。

红英照日故亭亭,绿茎著水长帖帖。

英红茎绿自菁葱,把酒相看意不穷。

疏影偏翻当砌月,轻香时引隔帘风。

与君容与长如此,濯淖污泥真不滓。

忽对故人思故乡,罗浮玉女郁相望,白莲池上竞芬芳。

花潭叶屿年年在,披为裯兮缉为裳。

(0)

江上词·其一

轻风轻雨端阳时,垂柳垂篁半不支。

才听画船歌管续,不知残照已西驰。

(0)

十三夜

未觉清晖满,还惊皓魄流。

夜凉清似水,云澹曲如钩。

雁影冲寒塞,砧声起暮潮。

孤城一长望,萧飒总悲秋。

(0)

游圭峰二十首·其二玉台寺

宝刹开灵境,慈云护法堂。

僧閒不扫地,客到但焚香。

塔影澄秋霁,松阴散晚凉。

悠然息尘想,随意礼空王。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许及之 陈子升 徐贲 钟芳 张元凯 王彦泓 苏泂 孔平仲 李新 董嗣杲 霍与瑕 林大春 成廷圭 郑善夫 李锴 童轩 张翥 陶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