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重欢娱,春光恐迟暮。
未离多相怜,一别不相顾。
滔滔黄河流,渺渺云间树。
白骨漫成堆,孰辨征夫墓。
人生重欢娱,春光恐迟暮。
未离多相怜,一别不相顾。
滔滔黄河流,渺渺云间树。
白骨漫成堆,孰辨征夫墓。
这首诗描绘了战争背景下一位妻子对丈夫的深切思念与哀怨。通过“人生重欢娱,春光恐迟暮”两句,诗人表达了生命中欢聚的珍贵与时光易逝的感慨,暗示了主人公对相聚时光的珍惜和对未来的担忧。
“未离多相怜,一别不相顾”则直接点出了夫妻间的深情与别后的分离之痛。未离开时彼此相怜相爱,一旦分别,却再无相见之日,这种情感的落差和无奈,让人感同身受。
“滔滔黄河流,渺渺云间树”运用自然景观来渲染氛围,黄河的奔腾与云间树木的渺小形成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的壮阔,也暗喻了人生的渺小与命运的不可控。这样的景物描写,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无助。
最后,“白骨漫成堆,孰辨征夫墓”将主题推向高潮,揭示了战争的残酷与无情。白骨堆积如山,无人能辨认哪座是征夫的墓地,这不仅是对战争牺牲者的哀悼,也是对战争给家庭和社会带来的巨大创伤的深刻反思。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沉的社会批判,展现了诗人对人性、爱情以及战争后果的深刻思考。
清才慧性,是碧翁亲付,蕊珠仙子。
玉手蔷薇花露涴,净洗脂浓粉艳。
笔落珠圆,诗成锦灿,一种幽芬气。
平山不远,箐华钟自邗水。
堪敬梁孟丰标,闺房师友,千载金兰契。
夜月高楼香雾湿,秋在凤箫声里。
愧我微才,瑶编幸接,展卷惊还喜。
一词莫赞,惟知拜读而已。
半面娇还隐。记相逢、罗袖笼香,玉钗拖鬓。
年少风光空自爱,一霎虚花泡影。
端的为、红颜薄命。
倩女惊从何处去,夜沉沉、泉路谁相引。
也应是,步难稳。灵幡挂壁斜阳瞑。
风吹来、法鼓金铙,凄凉相应。
寂寂朱门归也未,可记黄梁旧境。
怕画上、丹青难认。
泪点经声残月里,掩流苏、绣帐香飘冷。
谁唤得,梦魂醒。
麦陇残寒,桑阴碎雨,酿成一片花意。
买春谁散金钱,媚晚竞铺绣绮。
遗钿漫拾,俏不上、玉人钗尾。
但满村、乱蝶竛竮,暗逐凤靴香细。
围古寺、翠烟似洗。沿败井、旧愁又起。
最怜小径三叉,占了夕阳半里。
薹心抽老,怕悄换、乡园滋味。
趁那角、野店青旗,独倚破篱闲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