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夏日园居偶成效长庆体·其一》
《夏日园居偶成效长庆体·其一》全文
明 / 李孙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此身消受觉无多,何用劳劳逐世波。

日饭两升嫌过饱,晚斟三盏适微酡。

行随竹下宁须杖,听到枝头亦当歌。

独有顽儿不解事,随人犹赴孝廉科。

(0)
鉴赏

这首诗以淡泊宁静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夏日园居的生活状态与心境。首句“此身消受觉无多”,透露出诗人对人生短暂、时光易逝的感慨,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接下来,“何用劳劳逐世波”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厌倦,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宁静。

“日饭两升嫌过饱,晚斟三盏适微酡”两句,通过日常饮食起居的小细节,展现了诗人简朴而满足的生活态度,以及在适度饮酒中寻得的微醺之乐。这种生活哲学,既是对物质欲望的节制,也是对精神愉悦的追求。

“行随竹下宁须杖,听到枝头亦当歌”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无论是行走还是静听,都能从中找到乐趣和灵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欣赏。

最后,“独有顽儿不解事,随人犹赴孝廉科”一句,以反讽的手法,批评了那些不懂得享受生活乐趣,一味追求功名利禄的人,表达了诗人对真正生活意义的深刻洞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琐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和与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以及对真善美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李孙宸
朝代:明

明广东香山人,字伯襄。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教习庶吉士。崇祯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性孝友廉介。诗祖《三百篇》,书法祖魏晋,草篆隶楷皆工。有《建霞楼集》。
猜你喜欢

读《北史.儒林传》·其二

能说讹文八十宗,居然郑学号明通。

今人何事输儒雅,吹笛弹筝恨未工。

(0)

文儒咏.司马相如

长卿工谢病,一坐倒金樽。

知音在新寡,琴心春以温。

孰云佣保贱,牛酒献当门。

时无杨狗监,终负卓王孙。

(0)

题灵峰寺补梅庵·其二

昔闻市朝隐,今见丘山性。

循隙遵荒途,服御迫从政。

高怀缅前修,倞志崇逸行。

灵峰何年辟,山寺弥幽夐。

故老厌喧嚣,颇言寄觞咏。

风雪满天地,不踏孤山径。

寒葩岂终荣,根枯随岁竟。

三椽写新构,百树复前盛。

障岩修竹密,凿土方池净。

惬心在寓目,苍翠深相映。

栖止爱长夏,非必悦冬令。

沈冥契妙理,世缘绝将迎。

幽籁发清虚,知情信予圣。

(0)

杂感·其六

壮士梦田猎,射虎南山头。

朝来泪盈握,功实不相侔。

宝剑为我友,黄金为我仇。

骏足轻万里,羁绊将何求?

(0)

玉漏迟.辛丑七夕

懒寻天上巧,夜阑愁对,碧窗秋悄。

细数更筹,重忆旧时怀抱。

多少人间别恨,浑不解、金风来早。灵约杳。

一痕淡月,笼云凄照。

羡他碧汉无波,便万岁千秋,后期难了。

自轸琴心,漫托綵鸾同调。

一晌梦游处,恰又似、浮槎仙岛。人易老。

南楼几番清啸。

(0)

巢南书来谓将刊长兴伯吴公遣集先期得公真迹小札一通又得王山史先生所撰夏内史传及为内史营葬事甚详喜极驰告索诗纪之应以四律·其一

慷慨长兴伯,曾挥落日戈。

头颅捐草莽,风雨黯山河。

赖有文章在,烦君急网罗。

遣函天赐汝,彝鼎未云多。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皇甫松 刘致 裴度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