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州之南土当木,玉州之北木为竹。
以土筑室土则荣,以木编篱木应辱。
无木用土固其宜,有木何忍贱用之。
呜呼,玉州之木最可悲,不为楹桷为藩篱。
玉州之南土当木,玉州之北木为竹。
以土筑室土则荣,以木编篱木应辱。
无木用土固其宜,有木何忍贱用之。
呜呼,玉州之木最可悲,不为楹桷为藩篱。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所作的《三十日过班竹赋玉州之木一首》,通过对玉州南北地理环境的描绘,表达了对当地木材资源的感慨。诗中以对比的手法,指出玉州南部土地适宜树木生长,北部则以竹子为主,暗示了资源分配的不均。
"玉州之南土当木,玉州之北木为竹",形象地展示了两地自然环境的特点。接下来,诗人通过"以土筑室土则荣,以木编篱木应辱",表达了对木材的不同用途:在适宜的地方用来建造房屋,显得尊贵;而在不适合的地方用来编篱笆,似乎被贬低了价值。诗人感叹道:"无木用土固其宜,有木何忍贱用之",表达了对木材被不当使用的惋惜之情。
最后,诗人以"玉州之木最可悲,不为楹桷为藩篱"作结,深深同情那些未能得到合理利用的木材,它们本应作为栋梁之材,却只能用于低微的篱笆,这是对玉州木材命运的深刻感慨,也寓含了对人才被埋没的社会现象的影射。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朴素,情感深沉,富有哲理。
湖天同疋练,澄色远相串。
孤城倚山巅,倒影于斯见。
扁舟晚泊之,夜眺生孤羡。
雨馀暮微烟,风恬波无溅。
须臾荡浮辉,隐映分流转。
艳拟百花红,妆为玉镜传。
又如晚日霞,馀彩云中变。
远望复纷纷,忽疑星片片。
飞芒碧空际,来往天河穿。
久坐起沉吟,身未浮槎践。
依尔一叶中,胡乃眼前眩。
因念春光至,抑亦湖得先。
万点簇新华,交与水天绚。
喜杀诸童奚,聚喧俱忘倦。
齐言进香人,水灯施湖面。
掀髯一推窗,索然无复恋。
吾宗多昆弟,而独优众长。
贻安先堂构,腹笥娴辞章。
达理托曹植,卖文仿中郎。
不愁黄金尽,结交翰墨场。
邀鹤云高飞,滋兰秋晚芳。
荏苒竟岁序,经术斯明扬。
垂及古稀龄,明时终允藏。
旻天变肃杀,林木尽凋霜。
两子援赣没,无藉衍青箱。
原隰谁为求,鹡鸰歌且伤。
斟酌旧林圃,一水引池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