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李氏沅江书堂》
《李氏沅江书堂》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沅江水有梁与罾,沅田树桑可蚕耕。

君于其间耻射利,独岸清泚留朱甍。

诗书当前日开阖,冠带满坐相逢迎。

勉求高论出施设,无以私智为公卿。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ìyuánjiāngshūtáng
sòng / wángānshí

yuánjiāngshuǐyǒuliángzēngyuántiánshùsāngcángēng

jūnjiānchǐshèànqīngliúzhūméng

shīshūdāngqiánkāiguāndàimǎnzuòxiāngféngyíng

miǎnqiúgāolùnchūshīshèzhìwèigōngqīng

翻译
沅江上架着桥梁和渔网,沅田边种着桑树便于养蚕耕作。
你在这样的环境中,对追求私利感到羞耻,独自守在岸边,清澈的水面映照着红顶屋脊。
每天在诗书面前研读探讨,满座宾客都穿戴整齐前来应酬。
你努力寻求高明的见解并付诸实践,不以个人小聪明谋求高位显贵。
注释
梁:桥梁。
罾:渔网。
耻射利:对追求私利感到羞耻。
朱甍:红顶屋脊。
诗书当前:每日研读诗书。
冠带满坐:宾客穿戴整齐。
高论:高明的见解。
私智:个人小聪明。
公卿:高位显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学术氛围,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学习生活的描述,表达了对知识和智慧追求的尊崇。沅江水边有梁(可能是桥)与罾(一种古代渔具),田野里桑树成熟可供蚕食,用以养蚕,这些都是农耕与生态和谐共处的景象。然而,诗人并不沉迷于这些现实生活中的乐趣,而是关注精神世界的追求。

"君于其间耻射利"表明诗人对于只追求物质利益的行为持有批评态度,"独岸清泚留朱甓"则描绘了一个安静的学术空间,只留下笔墨纸砚等学习工具。"诗书当前日开阖"表明诗人每天都在阅读和研究文学与历史典籍,而"冠带满坐相逢迎"则展示了一种文人雅士之间互相尊重的学术氛围。

最后两句"勉求高论出施设,无以私智为公卿"表达了诗人对学术探讨和智慧分享的渴望,以及拒绝将个人智慧私有化而不愿与他人共享的态度。整首诗通过对比现实生活与精神追求,强调了知识分子应有的责任感和社会担当。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云山

茫茫几云山,中有万古人。

人间有生死,出没如浮云。

山云有销歇,世人无断绝。

所以西方尊,不言生与灭。

(0)

山居二首·其二

吾虽享厚禄,自是一书生。

炙背随日车,嘘酒依瓶笙。

教儿读古书,课仆莳春荣。

野意自足乐,澹然违世情。

(0)

巩大监挽诗

列国名卿号众多,山堂族望最巍峨。

魏宫宾客推公干,交趾威名畏伏波。

老去一麾供坎壈,归来三径足婆娑。

从今诗酒交朋少,怅望新阡泪若何。

(0)

乙卯元宵多雨·其一

腊前雨势已翻盆,腊后淋漓到上元。

灯火不张蟾彩暗,笙箫有禁霤声喧。

麦田闻道水盈尺,里巷想应泥没门。

闷坐孤吟无好况,三杯冷落对黄昏。

(0)

偶赋

不织不耕日,无忧无恼身。

旷哉天地德,养此最閒人。

(0)

林和叔山园九咏·其四数花

横身障簏又何痴,睡听朝鸡欲晓时。

唯有先生无一事,偶来閒坐数花枝。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皇甫谧 曾允元 张巡 源乾曜 于志宁 陈瑸 诸葛恪 崔液 徐锴 高力士 欧阳衮 丁宝臣 黄宽 储大文 梁鸿 李璮 怀素 黄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