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赴广东过东平马上因简萧九鼎》
《赴广东过东平马上因简萧九鼎》全文
明 / 刘大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奉命南来十二程,风光感目不胜情。

几家桑梓编新户,何处松楸蔽旧茔。

问俗独怜今日异,留田敢废后人耕。

相逢莫道悠悠者,牧守如今是弟兄。

(0)
鉴赏

此诗《赴广东过东平马上因简萧九鼎》由明代诗人刘大夏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奉命南行途中所见之景,以及对社会变迁的感慨。

首句“奉命南来十二程”,点明诗人受命前往南方,行程长达十二程,暗示旅途之长。接着“风光感目不胜情”一句,表达了诗人面对沿途风光时的复杂心情,既有欣赏之美,也夹杂着难以言喻的情感。

“几家桑梓编新户,何处松楸蔽旧茔。”这两句通过对比新旧景象,展现了社会变迁的痕迹。新户的建立与旧茔的荒芜形成鲜明对比,既体现了时代的发展,也蕴含了对过往的怀念。

“问俗独怜今日异,留田敢废后人耕。”诗人对社会风俗的变化表示同情,同时强调了对农业生产的重视,认为即使在变革的时代,也不能忽视后代的生存基础。

最后,“相逢莫道悠悠者,牧守如今是弟兄。”诗人呼吁人们不要轻易谈论世事的悠远,强调了官员与百姓之间的和谐关系,表达了对社会团结的期望。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社会变迁的思考,体现了诗人深沉的人文关怀和对国家、民族未来的责任感。

作者介绍
刘大夏

刘大夏
朝代:明   字:时雍   号:东山   籍贯:湖广华容(今属湖南)   生辰:1436年—1516年

刘大夏(1436年—1516年),字时雍,号东山。湖广华容(今属湖南)人。明代名臣、诗人。弘治十五年(1502年),升任兵部尚书。刘大夏深受明孝宗宠遇,辅佐孝宗实现“弘治中兴”,与王恕、马文升合称“弘治三君子”,又与李东阳、杨一清被称为“楚地三杰”。明武宗即位后,刘大夏屡疏请辞,以太子太保衔归乡。刘瑾专权时,被罚戍肃州。正德五年(1511年),遇赦返乡,旋即复官致仕。正德十一年(1516年),刘大夏去世,年八十一。追赠太保,谥号“忠宣”。刘大夏能诗,有《东山诗集》、《刘忠宣公集》等传世。
猜你喜欢

梅花四首·其四

向晚苦不适,苍茫自咏诗。

经年风信动,昨夜月明知。

皎皎清寒韵,离离霜霰姿。

东风吹暮雀,啼上最高枝。

(0)

梅花七首·其一次朱元晦韵

独负萧閒野水滨,高天漠漠糁珠尘。

清歌忽动林间鸟,缟袂相逢梦里人。

诗觅野桥真耐冷,酒寒山店不宜春。

水云南下难为寄,塞上应怜物候新。

(0)

梅花集玉台新咏十六首·其九

清气荡喧浊,此期良可嘉。

游仙聚灵旅,素女执琼华。

洛浦疑回雪,轻轩垂紫霞。

美人称绝世,顾插步摇花。

(0)

果园叟潍县郭蓉汀恩孚索画墨梅媵以小诗四首·其二

学书虽不就,必自检柔翰。

并世已非偶,相逢况大难。

图成众芳歇,权当一枝看。

独得清刚气,挥毫霜月寒。

(0)

梅花九首次高青邱韵·其六

冻云撩乱糁珠尘,盈掬盈担寄远人。

白纻自怜残夜月,红颜犹惜去年春。

难将桃叶新歌况,转误梨花入梦频。

古树江沱感摇落,不堪回忆旧仪真。

(0)

题梅绝句奉嘉定秦芍舲师三首·其二

斜阳淡远林,溪云散空谷。

山僧暮不归,微雪入寒竹。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叶适 张祜 严复 寒山 范纯仁 刘宰 黄公度 徐铉 钱起 丘处机 方干 李廌 赵鼎 杨基 杨弘道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