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埃经小雨,地高倚长坡。
日西寺门外,景气含清和。
闲有老僧立,静无凡客过。
残莺意思尽,新叶阴凉多。
春去来几日,夏云忽嵯峨。
朝朝感时节,年鬓闇蹉跎。
胡为恋朝市,不去归烟萝。
青山寸步地,自问心如何。
尘埃经小雨,地高倚长坡。
日西寺门外,景气含清和。
闲有老僧立,静无凡客过。
残莺意思尽,新叶阴凉多。
春去来几日,夏云忽嵯峨。
朝朝感时节,年鬓闇蹉跎。
胡为恋朝市,不去归烟萝。
青山寸步地,自问心如何。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早夏景象。开篇“尘埃经小雨,地高倚长坡”两句,通过小雨洗净了尘埃,描绘出一片干净而安静的自然环境,"地高倚长坡"则是说诗人所站立之处,是一块微高的地方,可以俯瞰远方。接着“日西寺门外,景气含清和”两句,表达了太阳西沉时,那种温柔的光线照耀在寺院门外,整个景象显得格外宁静和谐。
中间四句“闲有老僧立,静无凡客过。残莺意思尽,新叶阴凉多。”描绘了一个悠然自得的场景,诗人见到一位老僧站在那里,周围没有俗世的行人经过,只剩下一些残留的花朵已经凋谢,而新长出的树叶带来了一片清凉。
后四句“春去来几日,夏云忽嵯峨。朝朝感时节,年鬓闇蹉跎。”则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从春天到夏天不过几日,夏云忽然变得浓密而高耸,每天早晨都在感叹时光的飞逝,而自己的头发也因此显得斑斑点点。
末两句“胡为恋朝市,不去归烟萝。青山寸步地,自问心如何。”表达了诗人对俗世的淡然,也不愿意留恋于喧嚣的市场,而是选择返回那个静谧的自然环境中的家园。最后一句“青山寸步地,自问心如何”则是在反思自己内心的情感,是在询问自己的内心世界,在这片刻的宁静中,是怎样的情绪在流转。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思想感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于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深切感悟。
一别十五年,倏忽若昏旦。
相逢京城中,幸脱戎马乱。
宦游我何成,鬓发子巳换。
留连一尊酒,寂寞四门馆。
剪烛听寒雨,话旧过夜半。
居然消百忧,莞尔成一粲。
维子才且贤,文采甚焕烂。
起从有道徵,国光方纵观。
谓宜寘馆阁,鸿猷藉宣赞。
如何奉明命,钩考亲吏案。
黎庶乃邦本,疾痛资抑按。
要将远犹敷,可以小邑玩。
心怀简书畏,迹逐萍梗散。
席挂遇顺风,潮生失远岸。昨夕簪云盍,今朝?还判。
后会复何时,临岐重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