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雎泽竭自师陉,直到瓜丘烬六经。
户外流虫争掩鼻,当年已作鲍鱼腥。
关雎泽竭自师陉,直到瓜丘烬六经。
户外流虫争掩鼻,当年已作鲍鱼腥。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普的《咏史(其一)齐桓公》,通过对齐桓公事迹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变迁和对时局的讽刺。"关雎泽竭自师陉,直到瓜丘烬六经",这两句寓言般地描述了齐桓公的霸业从兴盛到衰败的过程,"关雎泽竭"象征着他的威势不再,"自师陉"暗示了他曾经的军事行动,而"瓜丘烬六经"则以焚烧儒家经典来批判其文化破坏。"户外流虫争掩鼻,当年已作鲍鱼腥",通过虫子避开腐臭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齐桓公死后境况的凄凉,昔日的权势者如今只剩下令人不悦的恶臭。
整首诗以历史典故为背景,通过象征和隐喻,揭示了权力更迭与道德沦丧的主题,具有深刻的讽刺意味。
夏炎已云极,秋暑方自兹。
借居面西日,午后如烹炊。
主人爱敬客,架杉覆青枝。
赫日辟三舍,鲜飙汎沦漪。
高蝉亦好吟,振响流笙篪。
夜静明月出,疏影复陆离。
攲枕寝桃竹,露坐冠笋皮。
凡此暑中事,施之无不宜。
念我逃世难,过用恐祸随。
昔时半山老,畏热架条枚。
不知公相贵,清俭谅可思。
我本无家客,禄尽寿有遗。
得此已厚忝,衔感以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