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寿堂深百堵旋,摩挲尺五是青天。
狂生踯躅寻常路,舅氏孤高七十年。
锦绣看花堆槛外,弦歌闻鸟和檐前。
道中尽有无穷趣,惟见桃源洞里仙。
节寿堂深百堵旋,摩挲尺五是青天。
狂生踯躅寻常路,舅氏孤高七十年。
锦绣看花堆槛外,弦歌闻鸟和檐前。
道中尽有无穷趣,惟见桃源洞里仙。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深邃的节寿堂,四周被百堵墙环绕,显得格外幽静。摩挲着这堂,仿佛能触及那高远的青天,意境深远。接着,诗人以“狂生”自喻,漫步在寻常的路上,却在舅氏的陪伴下,共同度过了七十年的时光,这份亲情的深厚与岁月的悠长,跃然纸上。
锦绣般的花朵在堂外盛开,映衬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而鸟儿的歌声与远处的弦乐声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和谐宁静的氛围。在这道途中,诗人感受到了无穷的乐趣,仿佛置身于桃源仙境之中,远离尘嚣,享受着自然与人文的双重美好。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亲情、自然以及生活的深刻感悟,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诗意的佳作。
镜天露洗,荡仁风,满县正开桃李。
无讼堂深晴昼永,帘卷鹅山浓翠。
吏散棠阴,鸟啼花散,箫鼓弦歌地。
印封碧藓,笑谈无限清致。
佳会正属悬弧,十分蕉叶,共祝千秋岁。
道骨仙风元自有,功业人间游戏。
名覆金瓯,班联玉笋,行庆风云会。
莲舟容与,此时归继仙裔。
晚色沈沈,雨声寂莫,夜寒初冻云头。
晓来阶砌,一捻冷光浮。
目断江天霭霭,低迷映、绿竹修修。
多才客,高吟柳絮,还更上层楼。
烹茶,新试水,人间清楚,物外遨游。
胜似他、销金暖帐情柔。
细看流风回舞,终日价、浅酌轻讴。
醺醺地,美人翻曲,消尽古今愁。
淡烟轻霭濛濛,望中乍歇凝晴昼。
才惊一霎催花,还又随风过了。
清带梨梢,晕含桃脸,添春多少。
向海棠点点,香红染遍,分明是、胭脂透。
无奈芳心滴碎,阻游人、踏青携手。
檐头线断,空中丝乱,才晴却又。
帘幕闲垂处,轻风送、一番寒峭。
正留君不住,潇潇更下黄昏后。
东来一舸横天上,御风而行无点浪。
有人野服帽高檐,宛如赤壁图中样。
举手疾声呼先生,为我心孔开聪明。
辗然一笑若相语,乞得聪明不如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