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兵夜度辽,去家几千里。
霜落塞草腓,朔风动地起。
驰突羽林郎,召募良家子。
弓刀各在腰,人人乐殊死。
奋勇争先登,所向应披靡。
长歌早入关,誓将雪国耻。
天兵夜度辽,去家几千里。
霜落塞草腓,朔风动地起。
驰突羽林郎,召募良家子。
弓刀各在腰,人人乐殊死。
奋勇争先登,所向应披靡。
长歌早入关,誓将雪国耻。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边疆战争的激烈场景,通过生动的笔触展现了士兵们英勇无畏的精神和对国家的忠诚。首句“天兵夜度辽,去家几千里”描绘了军队深夜越过辽河,远离家乡的壮烈景象,体现了战争的遥远与艰辛。接着,“霜落塞草腓,朔风动地起”以自然景观的描写衬托出战场的肃杀氛围,霜降、塞草凋零、朔风呼啸,营造出一种紧张而悲壮的气氛。
“驰突羽林郎,召募良家子”点出了士兵的身份,他们可能是从民间招募而来,或是贵族子弟,但都为了国家的利益而投身战场。接下来的“弓刀各在腰,人人乐殊死”表现了士兵们的勇敢和决心,即使面对生死,也愿意为国家战斗到底。最后,“奋勇争先登,所向应披靡”描述了士兵们冲锋陷阵的英勇场面,他们的勇气和力量让敌人望而却步。
“长歌早入关,誓将雪国耻”表达了士兵们对胜利的渴望和对国家的承诺,他们不仅要在战场上取得胜利,更要洗刷国家的耻辱。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强烈的感情色彩,展现了古代战争中士兵们的牺牲精神和爱国情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省方所最重,观民及施惠。
兹来祝慈寿,实切敷恩意。
正赋免十三,是盖常行例。
更廑未经处,却幸丰昨岁。
溯上稽前年,颇有被灾地。
旧欠帑及粟,尽予豁除暨。
其缓征正项,十免三并逮。
申命守土臣,旬宣俾普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