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陶归鸟诗六十八首·其一》
《和陶归鸟诗六十八首·其一》全文
明 / 方国骅   形式: 四言诗  押[侵]韵

孑孑孤鸟,远弋于林。周回顾影,宁择佳岑。

缄舌捲羽,郁陶中心。眷彼谷风,乔木阴阴。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孤鸟远飞的画面,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自然的和谐。诗人以“孑孑孤鸟”开篇,形象地勾勒出一只孤独飞翔的鸟儿,远离人群,独自在林间翱翔。它“远弋于林”,既展现了鸟儿的自由与独立,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某种向往与追求。

接着,“周回顾影,宁择佳岑”两句,通过鸟儿环顾四周的动作,表达了即使身处孤独之中,鸟儿依然保持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选择。这里的“佳岑”象征着理想与宁静之所,反映了诗人对于心灵栖息地的渴望。

“缄舌捲羽,郁陶中心”则进一步揭示了鸟儿内心的情感状态。它选择了沉默(“缄舌”),收起了翅膀(“捲羽”),这不仅仅是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更是内心情感的自我保护与压抑。而“郁陶中心”则直接点明了这种情感的复杂与沉重,如同心中积聚的愁云,难以散去。

最后,“眷彼谷风,乔木阴阴”两句,将视角转向了自然界的另一面——谷风与乔木。谷风轻拂,乔木静立,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这里,诗人借景抒情,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宁静与和谐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在孤独与压抑中寻求心灵慰藉的可能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孤鸟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更深层次地探讨了人在孤独与追求中的内心世界,以及对宁静与和谐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作者介绍

方国骅
朝代:明

方国骅,字楚卿。番禺人。颛恺(成鹫)父。明唐王隆武元年(一六四五)举人。鼎革后,隐居授徒,世称学守先生。著有《学守堂集》。事见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七六。
猜你喜欢

送李中丞归本道(一作送人作使归)

上将还专席,双旌复出秦。
关河三晋路,宾从五原人。
孤戍云连海,平沙雪度春。
酬恩看玉剑,何处有烟尘。

(0)

酬窦拾遗秋日见呈(时此公自江阴令除谏官)

孤城永巷时相见,衰柳闲门日半斜。
欲送近臣朝魏阙,独怜残菊在陶家。

(0)

寄净虚上人初至云门(一作刘长聊诗)

寒踪白云里,法侣自提携。
竹径通城下,松门隔水西。
方同沃洲去,不似武陵迷。
仿佛方知处,高峰是会稽。

(0)

送人还荆州(一作李嘉祐诗)

草色随骢马,悠悠同出秦。
水传云梦晓,山接洞庭春。
帆影连三峡,猿声近四邻。
青门一分手,难见杜陵人。

(0)

过刘员外长卿别墅(一作碧涧别业)

谢客开山后,郊扉积水通。
江湖千里别,衰老一尊同。
返照寒川满,平田暮雪空。
沧洲自有趣,不便哭途穷。

(0)

遇风雨作(一作权德舆诗)

草草理夜装,涉江又登陆。
望路殊未穷,指期今已促。
传呼戒徒驭,振辔转林麓。
阴云拥岩端,沾雨当山腹。
震雷如在耳,飞电来照目。
兽迹不敢窥,马蹄惟务速。
虔心若斋祷,濡体如沐浴。
万窍相怒号,百泉暗奔瀑。
危梁虑足跌,峻坂忧车覆。
问我何以然,前日爱微禄。
转知人代事,缨组乃徽束。
向若家居时,安枕春梦熟。
遵途稍已近,候吏来相续。
晓霁心始安,林端见初旭。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