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滇云叹三首·其三》
《滇云叹三首·其三》全文
明 / 郭之奇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文]韵

满目愁看雾若氛,经旬每畏日沉云。

鹏飞海外初求友,羊触藩中久散群。

痛饮黄龙人何在,伤心白马客谁云。

五城万里销魂辙,朔雁悲号那可闻。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滇云叹三首(其三)》,是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面对雾霭弥漫的景象时内心的愁绪与感慨。

首句“满目愁看雾若氛”,开篇即以浓重的愁绪渲染氛围,将读者带入一片迷蒙之中。接着,“经旬每畏日沉云”一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愁绪,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恐惧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感到担忧。

“鹏飞海外初求友,羊触藩中久散群”两句,运用了鹏鸟和羊的典故,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友情的渴望与失落。鹏鸟象征着远大的理想与追求,而羊触藩则暗示了束缚与困境,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诗人对自由与友谊的向往与失去的痛苦。

“痛饮黄龙人何在,伤心白马客谁云”两句,通过“痛饮黄龙”这一典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激愤与无奈,同时也暗含了对某种力量或人物的呼唤与期待。“伤心白马客谁云”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伤,似乎在问世间是否有人能理解他的心声。

最后,“五城万里销魂辙,朔雁悲号那可闻”两句,以辽阔的空间和时间背景,展现了诗人情感的深沉与广阔。五城万里,象征着无尽的离别与思念;朔雁悲号,则是自然界的哀鸣,呼应着诗人心中的悲凉。这两句不仅深化了主题,也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历史典故的引用,深刻表达了诗人面对人生困境时的愁绪、渴望与无奈,以及对友情、自由和理想的执着追求。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具有较强的抒情性和艺术性。

作者介绍
郭之奇

郭之奇
朝代:明   字:仲常   号:菽子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生辰:1607年-1662年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猜你喜欢

十三澳诗

岂特雄封一马头,重洋天堑此咽喉。

西援泉厦连犄角,东护台阳控上游。

遣戍干城歌肃兔,编氓环堵类居鸠。

自维海甸分符重,夙夜难忘驭远猷。

(0)

将自唐山赴台湾同人赋诗赠行因和杨德甫兵部韵留别·其二

暴虎冯河岂问他,不妨魑魅喜人过。

寂寥故国山中月,荡潏天风海上波。

云汝衣裳辞九土,雨来戈戟战群魔。

卢龙塞远朱鸢近,赚取离歌作挽歌。

(0)

节妇郑氏诗

台地产中洲,中洲有女子。

鹿驭在王家,郑也其原氏。

伉俪方两年,问岁二十耳。

双凤失其俦,孤鸾悲鸣矣。

镜破不复圆,柏舟用自矢。

此身将安归,此志实他靡。

慷慨辞亲言,世人何所比。

古来杰者多,谁能甘一死。

从容就义际,千载垂青史。

(0)

绝句·其一

平子工四愁,乃著定情赋。

我辈本多情,笔端偶流露。

(0)

春风一首自叹即送归人

春风昼夜吹,曾不入枯枝。

亭长逼妻日,将军遇尉时。

异香还左僻,蹇命及亲知。

即事堪凄断,伤心更别离。

(0)

早起望海

遥听洪涛声,不见波涛色。

茫茫大海中,榑桑陷深黑。

蛟龙出晦暝,鲸鳄上潮汐。

若木微影生,乌轮涌倾侧。

四山虽渐曙,大地犹未白。

东岭与西崖,阴阳互窟宅。

寒暑去来边,人间一驹隙。

黯淡悲河山,寥寥兴废迹。

我生处尘寰,亦一不速客。

俯仰古今人,怆焉流光掷。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傅尧俞 孔绍安 王播 范泰 林外 何晏 陈沆 范传正 钦叔阳 刘孝孙 琴操 张嘉贞 王驾 沈传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