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战山河血,长留劫火悲。
千兵横掳掠,万户叹流移。
赤野蓬头满,青芜泪眼窥。
九阍天问远,默默恨为谁!
苦战山河血,长留劫火悲。
千兵横掳掠,万户叹流移。
赤野蓬头满,青芜泪眼窥。
九阍天问远,默默恨为谁!
这首诗以沉痛的笔触描绘了战争带来的苦难与悲情。首句“苦战山河血”直接点明了战争的残酷,山河因战争而染上鲜血,形象地展现了战争对土地和生命的摧残。接下来的“长留劫火悲”,进一步强调了战争的悲剧性,即使在和平之后,人们仍会因回忆起战争的灾难而感到悲伤。
“千兵横掳掠,万户叹流移”两句,通过“千兵”和“万户”的宏大视角,展现了战争对社会结构的破坏,无数士兵横行抢掠,导致千万家庭流离失所,哀叹不已。这种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不仅是物质财富的损失,更是家庭破碎、生灵涂炭的象征。
“赤野蓬头满,青芜泪眼窥”则将画面转向自然景观,赤色的大地布满了蓬乱的头发,青色的草地上仿佛有泪水在窥视这一切,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使自然景观也带上了悲凉的情绪,强化了战争给整个世界带来的伤痛感。
最后,“九阍天问远,默默恨为谁!”表达了对天道不公的质疑,以及对战争中无辜受害者命运的深切同情。九阍,古代传说中的九个天门,此处借指天庭,暗示了对上苍的质问。然而,面对如此深重的苦难,人们只能默默承受,心中的怨恨却无处诉说,充满了无奈和悲哀。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揭示了战争的残酷性和对人类社会的巨大破坏,以及战争后留下的深重伤痕和无尽的悲痛。诗人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展现了对战争的深刻反思和对和平的强烈渴望。
古龙水底鸣素秋,江云不飞江贾愁。
金陵旧族天禄游,家有善笛能娱侯。
忆侯前年罢姑孰,自买蕲州饱霜竹。
腮肥顶瘦裁青玉,钻凿商声五音足。
牛渚矶边夜泊时,平波不起月中吹。
老鱼跳舞龟出泥,雌蛟怨泣雄鼍悲。
新还中都人罕知,交亲奏酒隔帘帏。
丹唇一发妙响驰,醉客欲见宁非痴。
昨夜刘郎辞玉卮,主人勤谢当勿疑。
渠今缠疟尚苦羸,他日海蟾圆未迟。
圆未迟,凉肝脾。畏肝热,生脑脂。生胫脂,不得窥。
岩窦常留雪,山雪不有心。
禅衣百衲重,香刹四明深。
驯鹿来衔果,栽松去作林。
自缘冠绂累,未解远公寻。
河隍多宿兵,兵食固所须。
幸时不战斗,畜养安可无。
古兴十万师,七十万家辍耕锄。
今来岁调饷,且与往昔殊。
不使民转挽,但使民归租。
急缓实塞下,商贾以利趋。
关西河东亦如此,军食虽足民实虚。
公乎抱长才,当有所画谟。
应不贷内府,重锦象牙明月珠。
边城预自足,宁待临事谕。
莫令汉庭臣,独言桑大夫。
殿幄陈金石,宫梧集凤凰。
侍臣严虎帐,法衮被龙章。
九谷初登稔,群黎共乐康。
宴盘犀作镇,舞缀锦成行。
玉碗盛冰滑,纱笼奏馔凉。
庑深容小语,槐密漏微阳。
庭立卫兼霍,坐尊萧与张。
清尘汲瑶井,泛宇蔼天香。
兽跃缘橦地,旗开踏鞠场。
楼传红帻唱,帘隐内家妆。
鸱攫曾无弹,蜂来误有芳。
门傍铜铸马,帝所翠为觞。
万国趋王会,诸公佩水苍。
螭头左史笔,陛楯半更郎。
雅著明时乐,需言盛德光。
添花慕平一,赐菊异元常。
身已陪多士,心宁愧下乡。
薄才何所补,歌咏播殊疆。
天下才名罕有双,今逢陆海与潘江。
笔生造化多多办,声满华夷一一降。
金带系袍回禁署,翠娥持烛侍吟窗。
人间荣贵无如此,谁爱区区拥节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