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荆轲传作六首·其六》
《读荆轲传作六首·其六》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无端委肉虎狼秦,炉炭鸿毛枉苦辛。

匕首从容非刺客,屏风超越是姬人。

舞阳图奏应辞殿,宋意歌残早湿巾。

淡淡寒波含涕泪,随风一半逐车轮。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读荆轲传作六首(其六)》,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诗中借荆轲的故事,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与反思。

首句“无端委肉虎狼秦”,以比喻的手法,将秦国比作虎狼,形象地描绘出秦国的强大与威胁,暗示了荆轲刺秦王这一壮举的背景。接着,“炉炭鸿毛枉苦辛”一句,通过对比炉炭与鸿毛的轻重,表达了对荆轲牺牲之大的惋惜之情,同时也暗含了对当时社会不公的批判。

“匕首从容非刺客,屏风超越是姬人”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荆轲形象的塑造。这里不仅赞扬了荆轲的从容与勇敢,也暗示了他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刺客,而是有着更高理想与追求的人物。同时,通过“屏风超越是姬人”的描述,或许还隐含了对女性力量或角色在历史中的被忽视的思考。

“舞阳图奏应辞殿,宋意歌残早湿巾”两句,通过引用历史典故,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内涵。舞阳图奏可能是指荆轲在行刺前的准备与计划,而“应辞殿”则暗示了荆轲最终未能成功,面对失败的悲痛。宋意歌残早湿巾,则可能暗指荆轲的牺牲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同泪水一般,湿润了历史的长河。

最后,“淡淡寒波含涕泪,随风一半逐车轮”两句,以自然景象为喻,表达了对荆轲及其行为的深切哀思。淡淡的寒波象征着荆轲故事的深远影响,而“含涕泪”则直接表达了对荆轲牺牲的同情与敬仰。随风飘散的“一半逐车轮”,既是对荆轲故事流传的象征,也是对其精神永存的寄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荆轲故事的重新解读与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英雄主义精神的赞美与反思。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新安四咏·其四

我爱新安好,新安度岁华。

风烟迷郡阁,浦溆带人家。

南亩元多黍,丘中亦种麻。

更逢飘皂盖,疆埸视新瓜。

(0)

绍兴亲享明堂二十六首·其十四太祖位酌献用《孝安》

一德开基,百年垂统。中天禘郊,薄海朝贡。

宝龟相承,器鼎加重。泽深庆绵,帝复命宋。

(0)

淳熙二年春帖子词.寿圣明慈太上皇后閤六首·其三

翠辇西湖路,雕盘北苑花。

时平无外事,随意趁年华。

(0)

淳熙七年端午帖子词.皇帝閤六首·其三

日御秋秋永,云峰叠叠繁。

宸心定忘暑,长算入中原。

(0)

杂言

我徒旷达由胸臆,耻学鲰生事文墨。

蛟龙长欲趁风雷,骐骥焉能制衔勒。

锵金佩玉良有时,丐色谀言尽虚饰。

功名富贵非偶然,杨子草玄徒默默。

楚兰罢秀足蓬蒿,青松委干多荆棘。

争如一醉度流年,免使悲欢荡情域。

(0)

寄献广南许虞部

南国江山五十州,星郎从此播芳猷。

诗穷雅道皆清唱,官重名曹未白头。

望断蛮村烟树远,吟残岭月海风秋。

三年政满迎丹诏,谏署重膺仄席求。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孔武仲 邓林 潘希曾 庞嵩 释怀深 张穆 袁说友 谢肃 董纪 周岸登 杨爵 孙应时 林大钦 黄公辅 黄廷用 戴梓 华镇 杨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