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潘氏红芳馆联》
《潘氏红芳馆联》全文
清 / 李文田   形式: 对联

新诗不厌百回读;灵境何如六月寒。

(0)
鉴赏

这首诗巧妙地运用了对比与象征的手法,将“新诗”与“灵境”置于“六月寒”的独特情境中,营造出一种超脱现实、引人深思的艺术氛围。

“新诗不厌百回读”,这句话首先点明了对诗歌的热爱与欣赏。这里的“新诗”不仅指新鲜出炉的诗歌作品,更蕴含着对艺术创新的追求和对经典作品反复品味的热爱。诗人认为,无论多么新颖或经典的诗歌,都不应止步于初次阅读,而应多次回味,每一次阅读都能发现新的韵味和深层含义,从而达到心灵的共鸣与升华。

紧接着,“灵境何如六月寒”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体验。这里的“灵境”可以理解为精神的栖息地或是艺术的至高境界。在炎热的六月,诗人却以“寒”来形容这一灵境,这不仅是对环境的描述,更是对心境的暗示。在酷热的夏季,能有一片清凉之地,不仅给人身体上的慰藉,更能在精神上寻求到一种超越世俗的宁静与超脱。通过这样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艺术之美、精神之美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的不懈探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富有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艺术与生活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事物永恒追求的精神风貌。

作者介绍
李文田

李文田
朝代:清

李文田(1834-1895)字畲光、仲约,号芍农、若农,广东顺德均安上村人。勤于治学,是清代著名的蒙古史专家和碑学名家。1874年乞归故里,主讲广州凤山、应元书院,在广州筑泰华楼,藏书甚富,收藏有秦《泰山石刻》宋拓本及汉《华岳庙碑断本》宋拓本。1885年回京复职。1894年甲午战争,任京师团防大臣。1895年病逝于京城,谥号文诚。著有《元秘史注》、《元史地名考》、《西游录注》、《塞北路程考》、《和林金石录》、《双溪醉隐集笺》等。工书善画。慈禧太后作画,常命探花李文田、状元徐郙和陆润庠、进士陆宝忠为之题志。
猜你喜欢

马伏波祠

跕跕飞鸢浪泊流,据鞍老去向壶头。

云台不画椒房戚,雾潦偏余薏实愁。

铜鼓银簪蛮女乐,露花烟草野祠秋。

瘴乡我正乘轺迈,亦觉平生念少游。

(0)

西溪渔庄

日入栖鸟乱,惊此星月光。

渔人先鸟归,棹歌入沧浪。

击汰弄虚影,水木相青苍。

钟动梅花林,夜壑横烟霜。

芦埼一鹤起,寥寥引清吭。

(0)

宿洞霄宫

余杭西北多林峦,芙蓉削掌青巑岏。

青山九锁锁不到,至今片石遗凡间。

当时人物久寂寞,飞鼠衔花上池阁。

一坛留得升仙名,白云荒山葬秋鹤。

我生学道十二年,笋鞋厌蹋齐州烟。

朅来寻仙坐溪上,一盏手掬桃花泉。

回风飕飕翠蛟舞,千年芝菌迷仙所。

隔溪水碓无人舂,满地松声捣秋雨。

(0)

即事·其二

河房宴后镫船散,丁字帘前子夜歌。

除是一株杨柳色,白门秋影更无多。

(0)

寄汤海秋礼部

孤燕池塘飞,衔泥为门户。

生与鸠雀群,智勇限毛羽。

忽闻天北雁,南鸣过湘浦。

岂无千里风,身微力难举。

以此凄然悲,上下千万古。

贤哲有知否,契合多艰苦。

吾世有斯人,天地非莽卤。

(0)

读载甫遗诗有感

近水烟茨压架藤,梦中元伯见来曾。

记同诗卷联樊杜,未有文章序宛陵。

千首当年轻万户,一编残夜对孤镫。

尘栖弱草匆匆甚,便到名山骨已冰。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