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丈凌云气。都分付,端溪紫。
春蚕正渴笔酣,墨饱一挥千纸。
玉匣尘封,谁蘸寒烟冷水。君苗已矣。
艺林事,休提起。只将古砚轻磨,兀自雄心尔尔。
漫展琉璃,重把青花净洗。
万丈凌云气。都分付,端溪紫。
春蚕正渴笔酣,墨饱一挥千纸。
玉匣尘封,谁蘸寒烟冷水。君苗已矣。
艺林事,休提起。只将古砚轻磨,兀自雄心尔尔。
漫展琉璃,重把青花净洗。
这首《品令·洗砚》由清代诗人石洢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洗砚的过程,展现了文人雅士对书法艺术的热爱与追求。
“万丈凌云气”,开篇即以磅礴之势,描绘出文人墨客在创作时那种超凡脱俗、豪情万丈的气势。“都分付,端溪紫”,接着点明使用的砚台为端溪紫砚,质地优良,色泽深邃,是文人墨客的珍爱之物,象征着高雅的艺术品味和深厚的学识修养。
“春蚕正渴笔酣,墨饱一挥千纸”,生动地描绘了文人挥毫泼墨的场景,如同春蚕吐丝般流畅自如,墨汁饱满,一挥而就,展现出文人墨客的才情横溢和技艺精湛。
“玉匣尘封,谁蘸寒烟冷水”,通过对比,强调了古砚的珍贵与被遗忘的现状,暗示了文人墨客对传统艺术的怀念与珍惜,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哀愁。
“君苗已矣。艺林事,休提起”,表达了对已逝文人君苗的追思,以及对艺术领域的感慨,透露出一种对过去辉煌岁月的怀念和对当前艺术传承的忧虑。
“只将古砚轻磨,兀自雄心尔尔”,强调了文人墨客即使面对困难和挑战,也依然坚持自己的艺术追求,保持着那份不屈不挠的精神。
“漫展琉璃,重把青花净洗”,最后以洗砚的动作结束全词,寓意着文人墨客在艺术创作中不断清洗心灵,保持纯净,追求更高层次的艺术境界。
整首词通过对洗砚这一日常行为的细致描绘,展现了文人墨客对书法艺术的深情厚意,以及他们在艺术道路上的执着追求和高尚情操。
君家写山楼上住,扫尽云山入毫素。
扁舟六月溯吴江,欲向丹邱最深处。
丹邱主者绣衣人,年来画笔如有神。
远慕荆关探妙诀,旁寻吴盛接芳邻。
与君旧日相知久,握手无言惊白首。
怒呼银鹿扫庭花,笑倩琼姬献杯酒。
酒酣斗画为欢娱,峰峦歘来当座隅。
摩挲老眼识真趣,脱帽席地惊相呼。
我欲从君往盘礴,无奈尘纷苦缠缚。
临江送君君不留,离情直与江东流。
深爱宁随物外迁,寝门晨夕寸心悬。
果然百岁从天赐,看汝斑斓七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