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中怀日有谁知,莫恨真人下降迟。
会合裕陵同祔处,因缘潜邸独飞时。
九霄重引真仙仗,四海初传大母仪。
怅望凤台山下去,东郊无计上金卮。
梦中怀日有谁知,莫恨真人下降迟。
会合裕陵同祔处,因缘潜邸独飞时。
九霄重引真仙仗,四海初传大母仪。
怅望凤台山下去,东郊无计上金卮。
这首挽辞《钦慈皇后挽辞(其一)》由宋代诗人黄裳所作,表达了对逝去皇后的深切怀念与哀悼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将情感寓于景物之中,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而又深情的氛围。
首句“梦中怀日有谁知”,以梦境开篇,暗示了皇后生前与君王之间的深厚情感,以及死后仍难以忘怀的情愫。接下来,“莫恨真人下降迟”一句,既是对皇后的安慰,也是对君王的劝解,希望君王不要因皇后未能在生前与之团聚而感到遗憾或责怪。
“会合裕陵同祔处,因缘潜邸独飞时”两句,描绘了皇后与君王在裕陵一同安息的场景,同时也提到了皇后在君王登基前的孤独时刻,强调了两人命运的紧密联系与不可分割。
“九霄重引真仙仗,四海初传大母仪”则进一步渲染了皇后的崇高地位与深远影响,九霄之上,她引领着仙人之列;四海之内,她的礼仪被广泛传颂,彰显了她的威望与影响力。
最后,“怅望凤台山下去,东郊无计上金卮”表达了诗人对皇后的深深思念与无法言表的哀痛。凤台山下,是皇后安息之地,而诗人只能遥望,无法亲自前往祭奠,心中的悲痛无从排解,只能借酒浇愁,但又无处可寻,形象地展现了哀悼之情的深沉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意象,深刻地表达了对逝去皇后的哀思与敬仰,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生死、爱情、权力与影响力的深刻思考。
东坡谪岭南,山居事事好。
种茶及春阴,撷菜待秋杪。
酿桂既可饮,煮葵亦足饱。
无事闭门居,睡美或忘晓。
问公何能尔,心定境不扰。
乃知圣贤徒,穷达能自保。
惟有主恩厚,报称恐不早。
登高望中原,云山乱窈窕。
谁怜老兄弟,弃置天南道。
怨尤亦何有,箕贝任群小。
诗酒得天真,山海遂幽讨。
应笑柳柳州,歌诗徒懊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