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三亩地,东风暖、无数暗阴遮。
见绿草方塘,些些睡鸭,白杨废圃,点点归鸦。
况墙外、老藤方挂树,苦笋正抽芽。
宜夏宜冬,几间茅屋,半村半郭,一带人家。
主人无个事,正瓷瓯酌酒,瓦罀煎茶。
更课樵青数辈,自捕鱼虾。
看拍手群儿,争驱黄犊,垂鬟小女,笑插红花。
只此闲中日月,暗度年华。
村居三亩地,东风暖、无数暗阴遮。
见绿草方塘,些些睡鸭,白杨废圃,点点归鸦。
况墙外、老藤方挂树,苦笋正抽芽。
宜夏宜冬,几间茅屋,半村半郭,一带人家。
主人无个事,正瓷瓯酌酒,瓦罀煎茶。
更课樵青数辈,自捕鱼虾。
看拍手群儿,争驱黄犊,垂鬟小女,笑插红花。
只此闲中日月,暗度年华。
这首清代邹祗谟的《风流子·村居》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乡村生活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三亩之地的村庄,东风微拂,绿草环绕的池塘中,鸭子悠闲地沉睡,废弃的杨树林里乌鸦归巢。老藤缠绕在树上,新笋破土而出,展现出季节的更迭与生机。
茅屋简朴,半隐半现于村庄和田野之间,环境宜人,无论冬夏。主人悠然自得,品茗饮酒,还亲自教导樵夫捕鱼虾,一副田园诗意的生活景象。孩子们无忧无虑,拍手戏耍,小女孩欢笑着插上红花,这些生动的场景充满了童趣和生活的乐趣。
整首词通过描绘村居生活中的琐碎日常,传达出一种闲适恬淡的意境,让人感受到岁月在静谧中的流逝。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乡村生活的细致刻画,表达了对这种淳朴生活的赞美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采笔春消御柳边,棹歌忽听采菱船。
三贤见说迁居了,只寄梅花问水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