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范蜀公挽诗·其七》
《范蜀公挽诗·其七》全文
宋 / 李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关雎久盈耳,魏阙亦游心。

不废江湖乐,亲调钟磬音。

九重初击拊,千代正哇淫。

器在人亡矣,哀哉泪满襟。

(0)
注释
关雎:古代诗歌《诗经》中的篇名,象征美好的爱情。
魏阙:古代宫殿前的高大建筑,象征朝廷或国家。
江湖乐:指自由自在的生活,远离官场的娱乐。
钟磬:古代的打击乐器,用于祭祀或音乐表演。
九重:古代对皇宫的隐喻,表示深度和尊贵。
击拊:敲击乐器,这里指宫廷音乐演奏。
哇淫:形容音乐悠扬动听。
器在人亡:乐器还在,但演奏的人已经不在。
哀哉:表达深深的哀伤。
泪满襟:泪水浸湿了衣襟,形容极度悲伤。
翻译
长久以来,关雎之歌萦绕耳边,朝廷的雄伟也牵动着我的心。
我并未放弃享受江湖的乐趣,亲自调整钟磬的音律。
在深宫中首次奏响,千年的传统音乐回荡其中。
乐器虽在,但演奏者已逝,令人悲痛,泪水湿透衣襟。
鉴赏

这首词是宋代词人李廌的《范蜀公挽诗(其七)》。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词通过对古代名胜关雎、魏阙的描绘,抒发了词人对于历史沧桑和个人生命易逝的感慨。

“关雎久盈耳”一句,通过听觉的细节刻画出诗人长时间沉浸在关雎的美景中,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内心对古典文化的深厚情怀。紧接着,“魏阙亦游心”则表明诗人的心灵不仅停留在听觉享受上,还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漫游,来丰富和深化自己的精神世界。

“不废江湖乐,亲调钟磬音”显示了诗人尽管面临生离死别,但仍旧保持着对生活美好的感知,并且能够亲自享受音乐带来的愉悦,这也体现出词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九重初击拊,千代正哇淫”则是对历史的沉思和反省。这里,“九重”指的是皇宫,也可能隐喻着朝代更迭的历史长河,而“千代”则强调了时间的漫长和历史事件的累积效应。这两句通过对古代宫廷乐声的描绘,表现出词人对于过去繁华、现在荒凉的历史变迁的感慨。

最后,“器在人亡矣,哀哉泪满襟”则是词人面对历史遗物和先人已逝的现实,不禁感慨系之。这里“器”指的是古代的乐器,而“人亡”则指的是曾经擅长演奏这些乐器的人们已经不在。这两句通过对器物与人的关系的反思,表达了词人对过往美好时光无法挽回的哀伤之情。

总体来说,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观、历史遗迹和个人感受的交织,展现了一种深沉而复杂的情感世界。诗人的语言运用精炼而富有表现力,将个人的悲欢喜乐与历史的大背景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

作者介绍
李廌

李廌
朝代:宋   字:方叔   号:德隅斋   籍贯:华州(今陕西华县)   生辰:zhì)(1059-1109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猜你喜欢

毗卢阁观旧藏示讲经僧

十载翻经事若何,法门原自学维摩。

莫邀谢客匡山社,纵有锋机觉已多。

(0)

刘太守玄湖别业十九首·其十四丙畴草堂

父老谈稼穑,柴门巾我车。

远怀古田舍,击壤今何如。

(0)

吴虎臣过新蔡寄张助甫

长裾落魄一交情,白马车寻蔡渡行。

置驿已知频请谢,扫门何处不逢迎。

西河客礼骄田子,江夏时名忌祢衡。

把袂千杯看意气,中原还汝并纵横。

(0)

哭李于鳞四首·其三

瑶草葳蕤独闭关,至今颜色白云间。

相将向长婚初毕,便逐卢敖去不还。

孤鹤骖回栖二室,片帆风引到三山。

侧身东望金银阙,忆尔仙人第一班。

(0)

陆华父过光州同赏郑园芍药

君自广陵来,名花向此开。

莺疑歌洛苑,凤似下秦台。

绛雪飞觞兴,青云染翰才。

春湖殊解意,留客未能回。

(0)

虎臣伯玄见过待仲贞不至二首·其一

步屧尔能求,清言尽日留。

吏情非骑省,客舍似汀洲。

窗暗残棋雨,关寒乱柝秋。

毋论淹一醉,千载见风流。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