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戈簇边日,战罢浮云收。
露草泣寒霁,夜泉鸣陇头。
三尺握中铁,气冲星斗牛。
报国不拘贵,愤将平虏雠。
持戈簇边日,战罢浮云收。
露草泣寒霁,夜泉鸣陇头。
三尺握中铁,气冲星斗牛。
报国不拘贵,愤将平虏雠。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边疆武士的英勇形象和坚定的爱国情怀。"持戈簇边日,战罢浮云收"表明武士手执长矛,守卫在边疆的每一个日出之处,一旦战争结束,云雾便随之散去,显现出一派英雄气概。
"露草泣寒霁,夜泉鸣陇头"则描写了边塞的荒凉景象,露水浸湿的草地在寒冷的晨露中仿佛在哭泣,而远处的泉水在夜晚发出声响,回荡在广阔的平原上。这两句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一种边塞的孤独与萧瑟。
"三尺握中铁,气冲星斗牛"中的“三尺”指的是长矛,而“握中铁”则强调了武士手中的武器坚固有力。"气冲星斗牛"形象地表达了武士的英勇无畏和不屈不挠的精神面貌。
最后两句"报国不拘贵,愤将平虏雠"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边将报效国家、不计较贵贱以及消灭敌人的坚定决心。"愤将"指的是心中充满愤怒的武士,他们渴望着能够一展拳脚,去平息那些侵犯边疆的敌人。
整首诗通过对边塞生活和战争场面的生动描绘,以及对武士英勇气概和报国情怀的强调,展现了诗人对于边塞英雄的深切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