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红馀》
《红馀》全文
清 / 李端临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红馀仍握管,日影上帘钩。

宿雾随风散,春冰逐水流。

轨涂半庐墓,柔舻满沧洲。

此处人家少,溪边一钓舟。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冷的画面。"红馀仍握管",诗人手中握着红色的笔管,可能是在书写或作画,暗示着文人墨客的闲暇时光。"日影上帘钩",日光透过帘子,投下光影,显示出时间的流逝和静谧的室内景象。

接下来,"宿雾随风散",早晨的雾气在风中消散,透露出一天的开始和自然的变化。"春冰逐水流",春天的薄冰在溪流中融化,象征着冬去春来,万物复苏的气息。

"轨涂半庐墓",车辙印在半是坟墓半是田地的小路上,表达了乡村的荒凉与历史的痕迹。"柔舻满沧洲",小船在水面上悠悠荡荡,展现出一片寂寥的水乡风貌。

最后两句"此处人家少,溪边一钓舟",点明了人烟稀少的环境,只有溪边孤零零的一叶扁舟,更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清冷而静谧的乡村景色,寓含了诗人的情感寄托和生活哲思。

作者介绍

李端临
朝代:清

李端临,号更生,乌程人。承基女,德清傅云龙室。有《红馀籀室吟草》。
猜你喜欢

观何君宝画

燕马易画,吴牛难图。

马骨隐细牛骨粗,马毛厚密牛毛疏。

粗疏必辨别,细密多模胡。

乃知戴嵩笔,能出韩干徒。

干马精神在缰勒,嵩牛怒斗无牵拘。

昨日何家观小轴,绢虽破烂色不渝。

二头相觞角竞掎,前脚如跪后脚舒。

尾株榻直脊膂蹙,筋力写尽蹄腕殊。

一胜一败又苦似,胜者很逐败者趋。

卷穷赤印置小字,置字乃是陶尚书。

尚书国初人,爱画收几厨。

买时不惜金与帛,帛载牛车钱载驴。

后世儿孙不能保,卖人穷市无须臾。

凡目矜新不重故,千钱酬直皆笑愚。

四牛遂为何氏有,装背入眼天下无。

坐中吾侪趣已异,又喜玄女传兵符。

此本实称阎令画,下笔简细容颜姝。

三人鬼状一牛首,八女二十美丈夫。

黄帝中间荫葩盖,霞扇错玳旌拥朱。

冠服难知岁月远,但见仪卫森清都。

复观鹿台独夫受,妲己不笑何由娱。

酒池肉林骑行炙,剖心斮胫堪悲吁。

数幅吴王宴西子,綵舟张乐当姑苏。

宫娥数百簇高下,鬒髻一一红芙蕖。

黛峰细浪得平远,前对洞庭傍太湖。

商纣夫差可垂诫,历世传玩参盘盂。

雕鹰草木不足记,特咏此事心何如。

(0)

吕大监饷鲚鱼十尾

日暖杨花四散开,江边鲚鱼无数来。

伊鲂洛鲤不堪忆,丙穴漾陂何可咍。

贺监休思镜湖去,应知李白跨鲸回。

(0)

万表臣报山傍有重梅花叶又繁诸君往观之

前时见多叶,曾何数寻常。

今见叶又多,移赏南涧阳。

寄言莫苦恃,更多殊未央。

(0)

淮上杂诗六首·其四

野雁不知数,翳然川上鸣。

曾无设罗意,空自见船惊。

渺渺拍波去,纷纷孤屿盈。

苦寒非塞外,霜落夜淮清。

(0)

送李献甫寺丞知虹县先归金陵

今日归为美,涂金作马缨。

愿言膏沐妇,相望石头城。

得邑柳堤合,还家梅野晴。

里中多乐事,州牧是名卿。

(0)

和宋次道答弟中道寄怀

陆家兄弟苦西东,黄耳传书近已通。

共叹流年同转毂,各惊华发似飞蓬。

河冰夜合知霜劲,寒雾朝开见日红。

腊尽春来又相远,江南江北望归鸿。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张羽 王建 蔡襄 唐顺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