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阴阁雨不成晴,寒暖相持意未平。
马上逢春难把玩,花边著眼自分明。
争教归去能如雁,不觉蹉跎到听莺。
愧尔野人生计好,缓鞭黄犊傍门耕。
轻阴阁雨不成晴,寒暖相持意未平。
马上逢春难把玩,花边著眼自分明。
争教归去能如雁,不觉蹉跎到听莺。
愧尔野人生计好,缓鞭黄犊傍门耕。
这首明代诗人潘希曾的《春日马上口占》描绘了春天雨后天色微阴,寒暖交织的景象,诗人骑马游春时内心的感受。"轻阴阁雨不成晴",写出了春雨过后天空中仍有淡淡的阴霾,未能完全放晴,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哀愁或期待。
"寒暖相持意未平",表达了诗人对春日里气温变化的微妙感受,以及内心情绪的起伏不定。接着,他感叹"马上逢春难把玩",在马背上匆匆而过的春天美景难以细细品味,只能匆匆一瞥。
"花边著眼自分明",通过观察路边的花朵,诗人试图捕捉春光的美好,尽管时间短暂,但花的鲜艳色彩和生机盎然让他感到清晰可见。
"争教归去能如雁",诗人羡慕大雁南飞的自由,希望能像它们一样自在地回归故乡,然而现实却是"不觉蹉跎到听莺",不知不觉间春天已过去,只能听到黄莺的鸣叫,感叹时光流逝。
最后,诗人以"愧尔野人生计好,缓鞭黄犊傍门耕"作结,既表达了对自己未能尽情享受春光的自责,也赞美了农人悠然自得的生活方式,他们悠闲地赶着黄牛,享受着田园生活的宁静与满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春日时光的留恋与感慨,以及对平凡生活的欣赏和向往。
汉江南北何萦纡,千山万山肩相扶。
中间伟然一丈夫,岘山之楚鹿门苏。
我行一舍到苏岭,忆与许子同奔趋。
楚山只在城南隅,一月不到何其迂。
远求白傅近舍湜,人情未怪瑟与竽。
梯飙自到绝径处,使君定是昌黎徒。
想当伐山开道时,野鸟惊去穷猿呼。
独携千古两耆旧,卧龙凤雏与之俱。
下看海内无所见,泪落汉水心长吁。
我虽不得从公舆,诵公之诗读公书。
挂之高堂心目舒,便是居士游山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