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金缕曲·其九题《南汇朱烈妇行略》后》
《金缕曲·其九题《南汇朱烈妇行略》后》全文
清 / 黄钧宰   形式: 词  词牌: 贺新郎

大节贞于石,烈铮铮,兵戈丛里,淋漓骂贼。

九死不辞刀见血,分裂金闺弱质。

尽愧煞,须眉人物,生就秋风荼蓼命,况伤心,少小成孤特,铭表字,待谁泐。

忆从烽火流离日,问人闲,裙钗多少,烟埋雾塞。

衰草茫茫斜照里,何许英魂招得,更无处,搜寻玉骨。

千载春申江上月,照孤城,常作冰霜色,泰山重,死应值。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文人黄钧宰所作,以赞颂朱烈妇在战乱中的英勇行为为主题。诗人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将朱烈妇的坚贞比作石头般的大节,她的刚烈如同铮铮铁器,在兵戈交错中毫不畏惧,痛斥敌人。她即使面临生死考验,也毫不犹豫,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女儿身,表现出极高的民族气节。

诗中提到“九死不辞刀见血”,形象地描绘了她的决绝与勇敢,而“生就秋风荼蓼命”则暗示了她坚韧不屈的生活环境。对于那些苟且偷生的男人,她深感羞愧,自认命运如秋天的草木,孤独而坚韧。她早年丧亲,生活孤苦,但她的名字和事迹无人铭记,这让她感到悲凉。

回忆起烽火连天的日子,诗人询问世间还有多少像她这样的女子,被战争掩埋,英魂无处招回,连遗骨都难以寻觅。在春申江畔,那轮千年不变的月光,映照着孤城,仿佛永远带着寒霜般的冷冽,象征着朱烈妇的高尚精神永存。诗人最后感慨,她的牺牲重如泰山,死得其所,值得后人永远怀念。整首诗情感深沉,对朱烈妇的敬仰之情溢于言表。

作者介绍

黄钧宰
朝代:清

1826-1895年,一名振钧,字宰平,钵池山农,别号天河生,江苏淮安人。他“性好词赋而不乐制艺”,“一生偃蹇不遇,”中年丧偶,益佗祭,不自聊。”著有《比玉楼传奇四种》,其一《十二红》为揭露南河总督署的积弊而作,针砭甚力,也最著名;《金壶七墨》记游幕期间之亲见亲闻,保存了一些有关鸦片战争的珍贵史料,是著名笔记,论者以为“作小说观可,作子书观,作史书观,作经书观亦无不可。”又有《比玉楼遗稿》、《谈兵录》等。
猜你喜欢

送罗东觉民部司饷卢龙

客舍黄花暮色寒,送君伐鼓度桑乾。

三年文酒论心洽,九月风霜入鬓残。

功在汉庭推转饷,名高兰省待弹冠。

圣明宵旰还今日,莫向燕山叱驭难。

(0)

送张赤符大参之任四川

燕市逢君感旧游,乱馀文酒未全酬。

使星晓动幨帷色,暮雨寒生绣斧秋。

蜀道休论天共险,巴江还爱字成流。

泠泠上界峨嵋雪,不尽诗清揽辔收。

(0)

淮上午日逢韩绪仲宗伯挈赵裕子之官南院·其二

杨柳青青泗水滨,感时能不念嘉辰。

一官无定如孤鹤,千里何期会故人。

乍向交游惊短鬓,翻怜岐路老閒身。

不须更作投湘赋,怀土忧时已怆神。

(0)

送黄士明宫谕典试留都

抡才几借宫僚重,丰镐原称旧帝都。

永夜星文开万里,诸生桃李遍三吴。

扬帆淮水涛声壮,访古钟山剑气孤。

最是主恩勤侧席,讲筵清切待追趋。

(0)

曾文卿数以绘事寄予韩太史道其风神秀朗解作古钟鼎款识字且醉后高吟殊胜云因赠以诗

传闻有美婉清扬,裘马翩翩侠少场。

奇字每从玄草识,练裙时借墨花光。

风前玉树寒相倚,天半鸾声啸转长。

有约芙蓉知可待,未须迟暮怨搴芳。

(0)

大科峰是西樵绝顶

磴道穷跻杳霭间,中天陡绝隔人寰。

千岩风起猿馨乱,上界云归鹤驭閒。

独表层台疑碍汉,下窥群岫似非山。

何当高揖烟霞侣,天外三山任往还。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