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病多愁红叶边,琵琶切切到尊前。
过滩流水初成响,出谷秋声尽入弦。
梦断忽催金殿曲,恨长犹锁玉关烟。
相逢不洒青衣泪,辜负江洲月满船。
多病多愁红叶边,琵琶切切到尊前。
过滩流水初成响,出谷秋声尽入弦。
梦断忽催金殿曲,恨长犹锁玉关烟。
相逢不洒青衣泪,辜负江洲月满船。
这首《闻琵琶》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何巩道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听者在琵琶声中所感受到的情感波动与内心世界。
首句“多病多愁红叶边”,以红叶作为背景,暗示了秋天的萧瑟与诗人的病痛和愁绪交织在一起的情境。红叶不仅象征着季节的更迭,也隐喻了人生的沧桑与无奈。
接着,“琵琶切切到尊前”一句,将听者的注意力引向了演奏者手中的琵琶,那声音在尊前回荡,仿佛是心灵深处情感的直接流露,触动了听者的心弦。
“过滩流水初成响,出谷秋声尽入弦。”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音乐与自然的融合,水流的声音与山谷中的秋声,都成为了琵琶乐曲的一部分,展现了音乐的广阔与深邃。
“梦断忽催金殿曲,恨长犹锁玉关烟。”这里运用了梦境与现实的对比,金殿曲代表了宫廷的繁华与梦想的破灭,而玉关烟则象征着边关的遥远与战争的残酷,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巨大落差的感慨。
最后,“相逢不洒青衣泪,辜负江洲月满船。”这句诗以相逢不流泪,却因错过美景而感到遗憾,形象地表达了即使在欢聚之时,心中仍可能藏着无法言说的忧伤与遗憾。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营造,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怀念。
鳌山凤阙,多少飞琼侣。
颙俟翠华临,庆新春、金波盈五。
莲灯开遍,侍从尽登楼,簪花赴。传柑处。
咫尺聆天语。厌厌欲罢,宣劝犹旁午。
扶上玉花骢,更踟蹰、梨园四部。
追思往事,一夕九回肠,皇恩溥。归期阻。
引领江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