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沈仲居进三国志·其二》
《寄沈仲居进三国志·其二》全文
宋 / 刘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万死中原百战争,流芳遗臭各垂名。

思量陈寿已饶舌,又费先生一管城。

(0)
注释
万死:形容经历无数危险和牺牲。
中原:古代指中国中部地区,这里泛指广阔的华夏土地。
战争:指各种冲突和战斗。
流芳:美好的名声流传后世。
遗臭:遗留恶名,指死后仍被人唾弃。
陈寿:三国时期蜀汉史官,著有《三国志》。
饶舌:此处指陈寿的《三国志》内容丰富,难以尽述。
先生:对学者或长者的尊称。
一管城:比喻笔墨,这里指写作或记录。
翻译
经历了无数次生死搏斗在中原大地,英雄事迹和恶名流传各自千古。
即便是史家陈寿的笔墨已经无法详尽描述,又耗费了先生你多少篇幅来书写。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过所作,名为《寄沈仲居进三国志(其二)》。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个人情感的表达。

“万死中原百战争”,这两句开篇便描绘出历经无数战乱的中原大地,展现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其中,“万死”指代着无数英雄的牺牲和悲剧命运,而“百战争”则概括了三国时期频繁的军事冲突。这两句通过简洁有力的笔触,勾勒出一个时代的轮廓。

“流芳遗臭各垂名”,接着诗人提到了那些在历史长河中留下名字的人物,无论是功过百样,都是历史的一部分。在这里,“流芳”指的是美好的名声,而“遗臭”则暗示了不良的影响或恶名。两者并举,表明了历史人物评价的复杂性。

“思量陈寿已饶舌”,这句诗转而对陈寿进行赞誉。陈寿是东晋时期的史学家,以其《三国志》著称于世。诗人这里提到“已饶舌”,表明了陈寿在历史评价上给予人物公允之语的态度。

最后,“又费先生一管城”则是在赞美另一位历史学者费谦(费先生)。这里的“一管城”是指费谦对待史实的严谨和细致,宛如用笔画城一般。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自己对于历史学家公正记载的赞赏。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文学才华,更透露出他对于历史深刻的理解和尊重,以及对那些能够秉持公心评价历史人物的史学家的崇敬之情。

作者介绍
刘过

刘过
朝代:宋   字:改之   号:龙洲道人   籍贯: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   生辰:1154~1206

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人,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
猜你喜欢

却某大将军聘

谁挽银河洗甲兵,漫劳书史远相迎。

黄金笑却将军聘,白发羞居国士名。

岂为空囊怜陆贾,从来入幕薄郗生。

心倾万里关山外,伫听萧萧班马声。

(0)

雨夜宿韩家庙

阴云蔽空白日冥,疾风满路驱雷霆。

幸接招提投一宿,空廊寂寂飞鼯鼪。

齐厨无人烟火熄,佛前几卷堆残经。

燃灯枯坐两耳冷,侧听万壑松涛倾。

檐溜须臾声渐止,门外潺湲犹未已。

开轩月露皓盈阶,仰看天光净如洗。

(0)

沛中怀古

鸿鹄群飞天地秋,关中老父尽归刘。

谁知仗剑收秦鹿,竟以分羹激楚猴。

大泽曾闻中夜泣,新丰爱作故乡游。

雉姁一出英雄死,风起歌台万里愁。

(0)

宿山寺

漏尽鸦乍啼,隐隐树杪里。

须臾满林喧,群动从兹始。

晨光绕庭户,虚白生窗纸。

蘧蘧余梦断,既断寻复理。

觉我何处钟,瞢腾犹未已。

山林远尘嚣,幢幢乃如此。

老僧闭松关,心魂湛止水。

(0)

怀旧四首·其三顾响泉先生

早岁豸为官,乌台铁作肝。

明刑惟克允,处世尽从宽。

舞彩堪娱老,清风足振顽。

东林开绛帐,景行仰高山。

(0)

黄金台

燕昭筑高台,礼士自隗始。

结交须黄金,士也乃如此。

剧辛乐毅攫金来,大风东海生尘埃。

黄金用尽将印夺,纷纷北走邯郸台。

阿孙马角抱余?,思报深仇结神勇。

可惜荆卿剑术疏,扺蛙空费盘金捧。

易水萧萧督亢陂,头颅万里行关西。

家风好士竟安用,但闻白头老鸦台上啼。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李寿卿 汪元亨 高文秀 不忽木 睢景臣 陈敷 胡奎 卢龙云 曹家达 彭汝砺 释德洪 邵宝 释函是 吴与弼 陆深 释函可 黎民表 朱诚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