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王氏人多癖,我爱梅花癖最深。
新构小楼偏有韵,移来几树欲成阴。
村人近解呼梅里,胜客相将拟竹林。
莫讶莺啼犹未起,纵然蝶化也相寻。
由来王氏人多癖,我爱梅花癖最深。
新构小楼偏有韵,移来几树欲成阴。
村人近解呼梅里,胜客相将拟竹林。
莫讶莺啼犹未起,纵然蝶化也相寻。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梅花的深深喜爱与痴迷,以及其在构建小楼时特意移栽梅花的情景。诗中不仅展现了梅花的自然之美,还融入了诗人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处,以及对梅花独特韵味的欣赏。
首句“由来王氏人多癖,我爱梅花癖最深”开篇即点明了诗人对梅花的特殊情感,将自己与其他王氏家族成员的共同爱好联系起来,强调了自己对梅花的热爱程度之深。
接着,“新构小楼偏有韵,移来几树欲成阴”描述了诗人精心布置的小楼,特意移栽了几株梅花,营造出一种既雅致又充满生机的氛围。这里通过“偏有韵”和“欲成阴”两个词,生动地表现了小楼与梅花相互映衬的美感。
“村人近解呼梅里,胜客相将拟竹林”则展现了诗人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关系。村人开始理解并欣赏梅花之美,胜客(意指高雅的客人)也愿意前来,仿佛是在模仿竹林的清幽,进一步突出了梅花所代表的高洁与雅致。
最后,“莫讶莺啼犹未起,纵然蝶化也相寻”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深情厚谊。即使黄莺尚未醒来,蝴蝶已化为尘埃,诗人依然对梅花情有独钟,体现了他对梅花的深厚情感超越了时间和生命的界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对生活情趣的追求,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高雅的生活态度。
腊月八日梁宋俗,家家相传侑僧粥。
栗桃枣柿杂甘香,菱椇芝栭俱不录。
金仙托言成道时,不认饕馋借称目。
谁谓毗耶清净身,何有尘埃更须浴。
今晨雪屋梳白头,南邻与馈如素求。
未须怊怅思往昔,坐变劲峭同春柔。
铺排短韵一作戏,为君姑续岁时记。
北固城高万象秋,烟竿一缕认扬州。
试乘绿涨三篙水,要见朱帘十里楼。
泪湿宫衣朝雾重,愁熏塞草夕阳浮。
隋堤旧事无人问,两两垂杨系客舟。
先生出奇作新酒,自作自歌自为寿。
酒徒若欲举吾杯,先挽天河濯渠手。
谁知先生诗更奇,刊落陈言付刍狗。
俗人欲诵先生诗,先吸天浆漱渠口。
古来作酒称杜康,作诗只说杜草堂。
举世无人传得方,奄有二杜惟一杨。
先生此味谁能尝,却曾见此糟蟹黄。
一片入口风韵长,馀子祇慕大官羊。
天公生我太迟后,不作先生牛马走。
低头乞取酒百壶,咽下先生诗万首。
先生骑鲸上天游,问著许侬知味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