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梢展尽玉玲珑,细叶斜枝翠几重。
何必敲开损高节,此君元自有清风。
寒梢展尽玉玲珑,细叶斜枝翠几重。
何必敲开损高节,此君元自有清风。
这首诗通过对竹子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高洁品质的追求。首先,“寒梢展尽玉玲珑”一句,以“玉玲珑”来形容竹梢在寒冷季节中展现出的晶莹剔透之美,既形象又富有诗意,让人仿佛能感受到竹梢在冬日阳光下闪烁的光芒。
接着,“细叶斜枝翠几重”进一步描绘了竹林的生机与层次感。细长的竹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斜生的竹枝交织出一片翠绿的海洋,层次分明,充满了生命力。这里不仅赞美了竹子的外在美,也暗示了其坚韧不拔的生命力。
“何必敲开损高节”,这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破坏竹子完整性的反感。竹子的“高节”象征着人的气节和品德,诗人认为没有必要为了某种目的而损害这种美好与高尚。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的尊重,也是对人类自身道德品质的强调。
最后,“此君元自有清风”点明了竹子内在的品质——“清风”。这里的“此君”是对竹子的尊称,意为竹子本身就拥有清雅脱俗的气质。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竹子内在精神的赞美,同时也借物喻人,寄寓了对君子品格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竹子的外在美与内在精神,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高尚人格的推崇,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对西山摇落,又匹马,过并州。
恨秋雁年年,长空澹澹,事往情留。
白头。
几回南北,竟何人、谈笑得封侯。
愁里狂歌浊酒,梦中锦带吴钩。
岩城笳鼓动高秋。
万灶拥貔貅。
觉全晋山河,风声习气,未减风流。
风流。
故家人物,慨中宵、拊枕忆同游。
不用闻鸡起舞,且须乘月登楼。
夕殿别君王,宫深月似霜。
人幽在长信,萤出向昭阳。
露浥红兰湿,秋凋碧树伤。
惟当合欢扇,从此箧中藏。
游山谁可游,子明与浮丘。
叠岭碍河汉,连峰横斗牛。
汪生面北阜,池馆清且幽。
我来感意气,捶炰列珍羞。
扫石待归月,开池涨寒流。
酒酣益爽气,为乐不知秋。
畴昔未识君,知君好贤才。
随山起馆宇,凿石营池台。
星火五月中,景风从南来。
数枝石榴发,一丈荷花开。
恨不当此时,相过醉金罍。
我行值木落,月苦清猿哀。
永夜达五更,吴歈送琼杯。
酒酣欲起舞,四座歌相催。
日出远海明,轩车且裴回。
更游龙潭去,枕石拂莓苔。
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
烛残漏滴频欹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
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
华晔晔,固灵根。
神之斿,过天门,车千乘,敦昆仑。
神之出,排玉房,周流杂,拔兰堂。
神之行,旌容容,骑沓沓,般纵纵。
神之徕,泛翊翊,甘露降,庆云集。
神之揄,临坛宇,九疑宾,夔龙舞。
神安坐,翔吉时,共翊翊,合所思。
神嘉虞,申贰觞,福滂洋,迈延长。
沛施佑,汾之阿,扬金光,横泰河,莽若云,增阳波。
遍胪欢,腾天歌。
天马徕,从西极,涉流沙,九夷服。
天马徕,出泉水,虎脊两,化若鬼。
天马徕,历无草,径千里,循东道。
天马徕,执徐时,将摇举,谁与期?
天马徕,开远门,竦予身,逝昆仑。
天马徕,龙之媒,游阊阖,观玉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