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我游澄江,江清似无水。
今君画寒流,见水不见纸。
昔我游澄江,江清似无水。
今君画寒流,见水不见纸。
这首诗《题箑(其二)》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彭孙贻所作,通过对比昔日与今日的澄江之景,巧妙地表达了对画家精湛技艺的赞美。
首句“昔我游澄江,江清似无水”,描绘了诗人过去游览澄江时的情景,澄江清澈得仿佛没有水一般,强调了江水的清澈透明,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纯净的氛围。
接着,“今君画寒流,见水不见纸”则转向对画家作品的描述。这里的“寒流”不仅指寒冷季节的水流,也暗含画家笔下所展现的冷寂、深邃的意境。通过“见水不见纸”的表述,诗人巧妙地赞扬了画家高超的技艺,使得画面中的水仿佛直接跃然纸上,而纸的存在反而被忽略了,充分展现了画家在构图和色彩运用上的独到之处。
整首诗通过时空的转换,既展现了自然美景的魅力,又高度评价了艺术创作的成就,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双重欣赏与赞美。
前有江水,东注其流。日月出没,直与年雠。
高车驷马,其忧孔多。握金而泣,孰与行歌。
夷齐抗首,枵腹泉下。伯阳和光,均谓贤者。
炰羔脍鲤,速我亲交。以何解忧,唯有游遨。
游遨四方,金门玉堂。不如羸马,䠥?故乡。
东吴多胜友,远念因君劳。
累岁不一见,每惭平生交。
扁舟过苏台,览胜虎山桥。
笠泽控海口,登丘望云涛。
高词竞摛锦,古意相投胶。
水国早寒夜,雾尽霜月高。
清宴出美酒,鲈鱼解鸾刀。
窈窕子夜歌,依稀白云谣。
因之发幽兴,并令尘虑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