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原漠漠一茅茨,野老相迎半白髭。
道上尘埃埋马足,檐间窗牖翳蛛丝。
平坡莫辨袁安冢,老树空传李愬祠。
极目黄蒿兼白苇,令人慷慨起遐思。
荒原漠漠一茅茨,野老相迎半白髭。
道上尘埃埋马足,檐间窗牖翳蛛丝。
平坡莫辨袁安冢,老树空传李愬祠。
极目黄蒿兼白苇,令人慷慨起遐思。
这首明代诗人李昌祺的《宿汝南田舍》描绘了一幅荒凉而宁静的乡村景象。首句“荒原漠漠一茅茨”,以寥寥数笔勾勒出广阔荒原上孤零零的一座茅草屋,展现出田舍的简朴和偏远。次句“野老相迎半白髭”,通过迎接诗人的白发老者,传递出田间生活的淳朴和岁月的痕迹。
第三句“道上尘埃埋马足”,进一步描绘了道路的荒芜和行人稀少,尘土飞扬,连马蹄都几乎被掩埋。第四句“檐间窗牖翳蛛丝”,则通过檐下的蛛网,暗示了这里人迹罕至,时光静寂。
第五、六句“平坡莫辨袁安冢,老树空传李愬祠”,诗人借袁安和李愬的历史人物典故,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同时也表达了对先贤的怀念和对过往英雄的敬仰。
最后两句“极目黄蒿兼白苇,令人慷慨起遐思”,诗人远望满眼的黄蒿和白苇,触发了深沉的感慨,引发了对人生、历史和未来的无尽思索。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汝南田舍的荒凉与历史沉淀,寓含着诗人的情感寄托和哲理思考。
巨川非一源,源亦在众流。
此谷乃清浅,松江能覆舟。
虫鱼何所知,上下相沉浮。
徒嗟大盈北,浩浩无春愁。
此身南北老,愁见问征途。
地大蟠三楚,天低入五湖。
看云心共远,步月影同孤。
慷慨秋风起,悲歌不为鲈。
玉人生此山,山亦传此名。
崖风与穴水,清越有余声。
悲哉世所珍,山出受欹倾。
不如鹤与猿,栖息尚全生。
百兽冬自暖,独牛非氄毛。
无衣与卒岁,坐恐得空牢。
主人覆护恩,岂啻一绨袍。
问尔何以报,离离满东皋。
占星昏晓中,寒暑已不疑。
田家更置漏,寸晷亦欲知。
汗与水俱滴,身随阴屡移。
谁当哀此劳,往往夺其时。
朝耕草茫茫,暮耕水潏潏。
朝耕及露下,暮耕连月出。
自无一毛利,主有千箱实。
睆彼天上星,空名岂余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