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来含韵斋中韵,擅得众香国里香。
大邑瓷瓶清供好,行庐得句也殊常。
分来含韵斋中韵,擅得众香国里香。
大邑瓷瓶清供好,行庐得句也殊常。
此诗《玉兰花(其二)》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通过对玉兰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与赞美。
首句“分来含韵斋中韵”,以“分来”二字开篇,暗示玉兰花从远方而来,带着独特的韵味,仿佛将自然界的芬芳与雅致带入了静谧的斋室之中。这里的“韵”不仅指花香,更包含了玉兰花所蕴含的自然之美和诗意氛围,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充满文人雅趣的意境。
次句“擅得众香国里香”,进一步强调了玉兰花的独特香气,它不仅在斋室内散发芬芳,更是在“众香国”中独占鳌头,展现出其非凡的魅力。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玉兰花的香气比作众香国中的佼佼者,突出了其香气的浓郁与独特。
第三句“大邑瓷瓶清供好”,通过描述将玉兰花置于大邑瓷瓶中作为清供,不仅体现了玉兰花的高洁与雅致,也展现了主人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和对美的欣赏。大邑瓷瓶作为容器,与玉兰花相得益彰,共同营造出一种和谐而高雅的视觉效果,使整个场景更加生动而富有层次感。
最后一句“行庐得句也殊常”,点明了诗人弘历在行走庐舍间,灵感涌现,创作出这首不同于寻常的诗句。这句话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玉兰花的喜爱之情,也暗示了诗歌创作的瞬间灵感与个人情感的融合,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情感的深度。
综上所述,《玉兰花(其二)》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玉兰花的美丽与香气,以及其在诗人内心激起的情感波澜,展现了自然美与人文美的和谐统一,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佳作。
我有坚白心,凝作方寸璧。
与君交结终不移,都邑连城不能易。
守灵童子无纤瑕,十年琢削如莲花。
金铃珠带玉夭矫,中有七窍流精华。
置之灵台缟如雪,相思一夜虹光发。
美人千里共月明,直上秋天贯明月。
飞神出入洞八荒,璆琳为衣璹为裳。
光辉照子丹元府,昆山石烂无相忘。
忆君更有和氏目,千载推之置君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