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五去未远,重九倏已至。
不论家与客,遇节必烂醉。
前日朝未兴,有谒入客次。
病酒不遑肃,匪敢挟长贵。
知我□□我,草木故有味。
重五去未远,重九倏已至。
不论家与客,遇节必烂醉。
前日朝未兴,有谒入客次。
病酒不遑肃,匪敢挟长贵。
知我□□我,草木故有味。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方回与唐代诗人陶渊明风格相近的作品《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中的第十四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不受拘束生活方式的向往,以及与朋友们聚会饮酒时无忧无虑的情景。
"重五去未远,重九倏已至。"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时间流逝快速而又不知不觉中就到了下一个时刻的感觉,可能是指喝酒时的快乐与放松,使人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不论家与客,遇节必烂醉。" 这里表达的是无论是在自己家中还是在朋友家的聚会,只要遇到节日或者特殊的时刻,就一定要尽情享受,喝得酩酊大醉,以此来庆祝和释放。
"前日朝未兴,有谒入客次。" 这两句则是说诗人前一天早晨还没有起床,就有朋友到访,这种随性而至的交往方式,体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追求。
"病酒不遑肃,匪敢挟长贵。" 这里“病酒”并非真正的生病,而是形容饮酒后的一种放松状态,不需要过于拘束自己,也不必在乎自己的身份地位,保持一种自然而然的态度。
"知我□□我,草木故有味。" 最后两句“知我”指的是诗人希望朋友们能理解他这种追求自由和乐趣的心情,“草木故有味”则是用来比喻,即使是最简单的自然之物,如同草木一样,也能给予人们快乐和满足。这也反映了陶渊明“归园田居”的生活理念,与大自然和谐共处,找到心灵的宁静与安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