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节临瀚海,舒军耀朔方。
幕中延揖客,马首系降王。
封君行负弩,天子赐干将。
后乘腾沙漠,前驱过渭阳。
箫鼓通平乐,旌旗属建章。
明堂献捷罢,甲矛自生光。
按节临瀚海,舒军耀朔方。
幕中延揖客,马首系降王。
封君行负弩,天子赐干将。
后乘腾沙漠,前驱过渭阳。
箫鼓通平乐,旌旗属建章。
明堂献捷罢,甲矛自生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军事胜利的壮观画面。"按节临瀚海",诗人以节度使的身份来到广袤的边疆,展现出威严和决心。"舒军耀朔方",军队阵容整齐,气势如虹,照亮了北方的边疆。在军帐中,诗人热情款待宾客,彰显出将领的宽宏大度,同时"马首系降王",象征着敌人的归顺。
接下来,诗中描述了胜利者的荣耀,"封君行负弩,天子赐干将",封赏有功之臣,天子亲自赐予宝剑,显示出皇家的恩宠。"后乘腾沙漠,前驱过渭阳",胜利者浩浩荡荡,穿越沙漠,经过渭水之滨,一路凯歌行进。
"箫鼓通平乐,旌旗属建章",音乐与旗帜交织,庆祝的气氛弥漫在平乐宫,直至建章宫,显现出皇家庆典的盛大。最后,"明堂献捷罢,甲矛自生光",在明堂献上战功后,兵器闪烁着光芒,象征着胜利的辉煌。
整体来看,这首《鼓吹曲》以雄浑的笔触描绘了战争的胜利场景,展现了宋朝将领的英勇和朝廷的荣耀,具有鲜明的边塞诗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