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顺宗至德大圣皇帝挽歌词三首·其一》
《顺宗至德大圣皇帝挽歌词三首·其一》全文
唐 / 武元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桥山同轨会,轩后葬衣冠。

东海风波变,西陵松柏攒。

鼎湖仙已去,金掌露宁乾。

万木泉扃月,空怜凫雁寒。

(0)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武元衡的作品,属于挽歌词。挽歌是一种哀悼先人的文体,而挽歌词则是在这种文体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学形式,通常用来缅怀逝去的人或事。

从这首诗来看,它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既有对逝者的追念,也蕴含着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桥山同轨会,轩后葬衣冠"表达了人们在桥边聚集,共悼先人的情形;"东海风波变,西陵松柏攒"则是通过对比来强调自然界的变化无常与不朽之物的永恒。"鼎湖仙已去,金掌露宁乾"中,“鼎湖”可能指的是一个特定的地点,而“金掌”一词,则带有一种超脱尘世、崇高净洁的意象。

接下来的"万木泉扃月,空怜凫雁寒"则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来表达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哀思。这里“万木”指的是众多的树木,“泉扃月”形象地描绘了夜深人静时,泉水声响起,如同锁住了月亮;"空怜凫雁寒"则是诗人对那些孤独飞翔的鸟儿(凫雁)产生了一种无尽的哀愍之情。

总体来说,这首挽歌词以其深沉的意境、精美的构图和细腻的情感,展示了诗人的高超艺术造诣。它不仅是对逝者的一种缅怀,也是一种对生命易逝和自然永恒的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武元衡

武元衡
朝代:唐   字:伯苍   籍贯:缑氏(今河南偃师东南)   生辰:758―815

武元衡(758―815),唐代诗人、政治家,字伯苍。缑氏(今河南偃师东南)人。武则天曾侄孙。建中四年,登进士第,累辟使府,至监察御史,后改华原县令。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员外郎。岁内,三迁至右司郎中,寻擢御史中丞。顺宗立,罢为右庶子。宪宗即位,复前官,进户部侍郎。元和二年,拜门下侍郎平章事,寻出为剑南节度使。元和八年,征还秉政,早朝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遣刺客刺死。赠司徒,谥忠愍。《临淮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猜你喜欢

怀楚中旧僚张子时迁东昌尉

牢落同为郡,翻飞最忆君。

离尊郢门雪,归马汉城云。

道路情难极,星霜岁易分。

心如洞庭叶,秋晚只纷纷。

(0)

春雨

金谷寒难破,瑶台雨易滋。

笼花纤似雾,着柳乱成丝。

香气微沾径,泉声暗落池。

定愁今夜月,不遣鉴罗帷。

(0)

中秋日游灵应观值雨

紫馆凌虚入,玄宫溯水开。

池经龙濯后,坛记鹤飞回。

雨即真人洞,云疑神女台。

为燃芝炬引,不假桂轮来。

(0)

天津荅子安兄

别家五月渡江水,棹拂炎云入淮汜。

行残六月臻卫流,凉飙一夕秋声起。

眼中金阙已在望,手持玉杯喜相向。

闻道长安有狭斜,明朝走马踏晴沙。

莫将潞水桥边柳,看作玄都观里花。

(0)

题董邦达山水十六幅·其一幽溪独眺

散步回溪上,溪烟豁远眸。

妙机穷不尽,底用上高楼。

(0)

数问微阴傍晓晴,愁中短夜似长更。

悯农频岁吾虽惯,祗觉难纾此际情。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唐温如 魏征 林佩环 刘子玄 刘昚虚 李季兰 赵徵明 仲子陵 陈慥 王庭珪 刘子翬 熊禾 麹信陵 常楚老 李澣 窦弘余 道潜 黄炎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