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提莲社白云隈,门外飞泉落涧洄。
讶彼客人岂陶氏,石桥何事策驴回。
招提莲社白云隈,门外飞泉落涧洄。
讶彼客人岂陶氏,石桥何事策驴回。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远的山水画卷。首句“招提莲社白云隈”以“招提”指寺庙,“莲社”则暗示了佛门修行的场所,加之“白云隈”三字,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远离尘嚣的氛围。次句“门外飞泉落涧洄”通过“飞泉”与“涧洄”的动态描绘,展现了山间瀑布奔腾不息的景象,以及溪流在山谷中回旋的生动画面,动静结合,使整个场景更加鲜活。
接下来的两句“讶彼客人岂陶氏,石桥何事策驴回”,则以一个意外的访客作为引子,引发诗人对这位访客身份的疑问。这里巧妙地将古代诗人陶渊明(字元亮)的名字融入诗句中,既增加了诗意的深度,也暗含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通过“石桥”与“策驴回”的细节描写,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也暗示了访客可能有着不同于常人的生活轨迹或心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巧妙的人物设定,不仅展现了山水之美,还蕴含了对隐逸生活的思考和向往,语言流畅自然,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造诣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清峭霜天振羽翰,共观一鹗气轩轩。
愿将拄腹书千卷,尽作忧时策万言。
请系单于同太傅,不阿人主异公孙。
龙头素是君家物,又见传呼贾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