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老无筋力,宁非板筑人。
居常只谩过,即事始知贫。
海国秋风早,山房夜气新。
痴儿解了事,吾坐养吾真。
垂老无筋力,宁非板筑人。
居常只谩过,即事始知贫。
海国秋风早,山房夜气新。
痴儿解了事,吾坐养吾真。
这首明代诗人陈献章的《筑室(其一)》描绘了一位年迈体衰的老人的生活状态和心境。首句“垂老无筋力”,直接表达了主人公因年岁增长而体力衰退的现实。他自嘲为“板筑人”,暗示自己曾从事过辛苦的建筑劳作,如今老矣,力不从心。
接下来的两句“居常只谩过,即事始知贫”,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生活境况。日常生活中,他常常无所事事,只是虚度光阴,只有在实际面对贫困时,才深刻体会到生活的艰辛。
“海国秋风早”描绘出海边地区秋意来得早的景象,可能寓言着诗人生活的困苦和早来的衰老感。而“山房夜气新”则以清冷的山中夜晚反衬出内心的孤独与清新,反映出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坚守。
最后两句“痴儿解了事,吾坐养吾真”,诗人以“痴儿”自比,表示自己虽然年老,但开始明白生活的真谛,不再执着于外在的事务,而是选择静坐养心,回归内心的宁静与真实。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个人经历的叙述,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衰老、贫困和简单生活的深刻反思,以及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烟笼香径,霞舒花砌,东君绣出芳辰。
蝶羽弄轻,鸾声啭巧,嬉嬉舞态歌唇。
纶制出严宸。
曳耀春品服,荣锡绯银。
向此华涂要路,颜色倍精神。
珠帘碧甃方新。
有兰堂快目,水榭通津。
玉斝蘸清,金虬蔼翠,轮蹄尽集簪绅。
偕老指双椿。
望武林咫尺,同上青云。
异日重为此会,应羡凤池人。
槐夏阴浓,笋成竿、红榴正堪攀折。
菖歜碎琼,角黍堆金,又赏一年佳节。
宝觥交劝殷勤愿,把玉腕、彩丝双结。
最好是,龙舟竞夺,锦标方彻。
此意凭谁向说。
纷两岸,游人强生区别。
胜负既分,些个悲欢,过眼尽归休歇。
到头都是强阳气,初不悟、本无生灭。
见破底,何须更求指诀。
烟浓柳径,霞蒸花砌,春深特地芳辰。
蝶侣斗狂,莺雏弄巧,嬉嬉舞态歌唇。
西圃集簪绅。
正桂薰兰玉天寿松椿。
竞捧瑶觥潋滟,来祝纵怀人。
当年辍侍严宸。
有星轺问俗,熊轼临民。
康阜政成,蕃宣治美,归休燕处申申。
行庆紫泥新。
起钓璜国老,东海之滨。
屈指重开此宴,应已拜平津。
熊罴嘉梦,风云享会,石番溪应卜之年。
黄菊萃英,红萸酿馥,安排预赏芳筵。
环佩拥神仙。
向粉额两字,金缕红鲜。
最好花裀展处,双凤舞翩翩。
人人竞擘香笺。
璨珠玑溢目,祝颂无边。
彭祖一分,庄椿十倍,千秋未足多言。
日驭且停鞭。
把燕闲欢乐,分付壶天。
笑享亲朋岁岁,春酒庆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