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声长听殿东墀,祖席春明是别时。
去国二贤舆论惜,登庸八座大名垂。
云霄路隔冥鸿远,江渚情牵碧草思。
莫谓东山成稳卧,苍生应有谢公期。
履声长听殿东墀,祖席春明是别时。
去国二贤舆论惜,登庸八座大名垂。
云霄路隔冥鸿远,江渚情牵碧草思。
莫谓东山成稳卧,苍生应有谢公期。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严嵩所作的《送秦司徒致政》。诗中以送别为题,表达了对友人秦司徒辞官归隐的感慨与敬意。
首联“履声长听殿东墀,祖席春明是别时”,描绘了友人离京归隐的情景,通过“履声”和“祖席”的细节,营造出一种庄重而略带伤感的氛围。春明,既指春天明亮的景象,也暗含着对友人归隐后生活新开始的期待。
颔联“去国二贤舆论惜,登庸八座大名垂”,赞美了友人秦司徒的才华与品德,称其为“二贤”,并指出他的离去虽为舆论所惜,但其在官场的功绩将被历史铭记。“登庸八座”则暗示了他在官场上的显赫地位。
颈联“云霄路隔冥鸿远,江渚情牵碧草思”,运用比喻手法,将友人的归隐比作“冥鸿”远飞,表达了对友人归隐生活的向往与祝福,同时也流露出一丝不舍之情。江渚与碧草象征着归隐后的宁静生活,引发了诗人对友人未来生活的无限遐想。
尾联“莫谓东山成稳卧,苍生应有谢公期”,借用东晋名相谢安的典故,表达了对友人虽归隐但仍心系国家、期待其再次出山为国效力的期望。这一句既是对友人的肯定,也是对友人高尚人格的颂扬。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典雅,通过对友人离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和对其品德、功绩的赞誉,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
银蟾帖天流素光,玉峰仙人吹紫凰。
紫凰离群发孤啸,思入寒云悲怨长。
余音嘶风崖石裂,梅花飞春堕香雪。
冯夷宫中龙夜愁,鲛人学语声幽修。
江波淡淡寒不流,七十二峰凝暮秋。
急管繁弦不须数,转羽移商调尤古。
空山野人踏哮虎,隔竹江妃泣秋雨。
有时无声似有声,欲与彩凤相和鸣。
秦王女儿去不返,碧海三山梦魂断。
河洲浅水笼银沙,高柳隔岸排晨衙。
湿云晴旭互吞吐,时复映空飞雨花。
人间岁月总能几,三年不到先生家。
诸孙迎拜肃有礼,别时稚语犹轧鸦。
不知甘露何日降,亲见紫芝团玉葩。
山林朝市各有适,如痛须抑痒须爬。
羊羹鼋炙岂不美,陆羽独好山中茶。
惜哉祢衡傲一世,营门乃作渔阳挝。
先生归来万事足,耳目所及堪吁嗟。
尊前有酒便一笑,不用导引吞朝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