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屧来金界,鸣钟落翠微。
松阴回古殿,山气入秋衣。
身向诸天老,心从初地归。
后期薜萝月,宁遣梦中违。
步屧来金界,鸣钟落翠微。
松阴回古殿,山气入秋衣。
身向诸天老,心从初地归。
后期薜萝月,宁遣梦中违。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步入禅林寺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寺庙的静谧与庄严。首句“步屧来金界”,以“步屧”形象地描绘了行走在寺庙中的轻盈步伐,而“金界”则暗示了寺庙的辉煌与神圣。“鸣钟落翠微”,钟声悠扬,仿佛从翠绿的山间落下,增添了宁静的氛围。接着,“松阴回古殿,山气入秋衣”,松树的阴影投射在古老的殿堂上,山间的气息融入了诗人的衣物之中,营造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身向诸天老,心从初地归”,表达了诗人对佛教修行的深刻理解,身体虽已年老,但心灵却回到了最初的纯净状态,体现了对佛法的虔诚与追求。最后,“后期薜萝月,宁遣梦中违”,预示着诗人期待再次造访此地,在满月之夜与自然相会,即使在梦中也不愿错过这样的美好时刻,流露出对禅林寺及其中生活的一种向往和依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禅林寺环境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净化的生活态度,充满了禅意与哲思。
飞花两桨,催人去、计程千里将半。
犀浦雪涛,片帆何处,汀迷沙暗。閒鸥梦断。
认杨柳、谁寻深岸。正无边、撩风丝雨,应把春衫换。
孤客真愁绝,望极空江,别离曾惯。
暮云似漆,坐篷窗、一灯零乱。
如此凄凉,甚官閤、猿啼鹤怨。
问归舟、游情几许莫更倦。
朔雁惊飞起。忆前年、酒墟击筑,和歌燕市。
一自卢沟桥头别,满眼斜阳流水。
怅去路、云山无际。
强欲寻君惟有梦,奈梦魂、不度三千里。
君忆我,定相似。虚惭踪迹天涯寄。
但逢迎、五陵裘马,有谁知己。
翻羡一官乘边障,苦爱宾朋文史。
况芦酒郫筒堪醉。
燕颔书生还未老,拚从军、共作封侯计。
带围解,且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