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酬翁覃溪先生见赠会稽内史银印歌》
《酬翁覃溪先生见赠会稽内史银印歌》全文
清 / 李宗瀚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永兴书传右军法,碑楷无过孔庙堂。

西安城武重勒石,善本旧推荣蔡张。

吾斋墨缘幸萃合,敢例三箧收遗亡。

先生长歌昔题记,为我载赓银印章。

谢表兼摹群玉刻,篆书八字衔具详。

黄银印出晋内史,三百年后传有唐。

官以人重印千古,那数会稽骠骑王。

玉麟牢锁有谁见,异代出作虞书祥。

琼文照耀石墨字,光怪所聚神鬼藏。

当时奇秘忍轻与,山阴遗韵东观扬。

银青光禄添故事,宝带不换梁公房。

乃知精灵契翰墨,鹤口铜砚殊轻偿。

惜哉金石就沦绝,后人数典徒煌煌。

我今前后三旧拓,并此临卷珍琳琅。

何殊永兴书石罢,永和文物归佩攘。

牙签犀轴锦装褫,要附至宝缄青箱。

虞戈夜烛牛斗气,苏斋妙迹争腾芒。

陶镕顽钝受心印,庶免算子诃香光。

(0)
鉴赏

这首清代李宗瀚的《酬翁覃溪先生见赠会稽内史银印歌》是一首酬答诗,表达了对翁覃溪先生赠送珍贵文物——会稽内史银印的感激之情。诗中首先赞美了银印的历史渊源,提及其曾被右军法传承,孔庙堂中碑楷无双,且在西安城武重新镌刻,可见其历史价值。诗人感慨自己的墨缘有幸得此珍品,表示不敢怠慢,将它收藏。

接着,诗中提到银印的过往主人,如荣蔡张等,以及银印本身的书法艺术,如黄银材质、篆书铭文,甚至追溯到晋代内史,历经三百年流传至唐代。诗人强调了人品与文物价值的关联,指出银印的非凡之处超越了会稽骠骑王的名望。

诗中还提及银印的神秘色彩,如“玉麟牢锁”、“异代出作虞书祥”,以及其光芒照耀,仿佛聚集了神鬼之力。诗人感叹若非翁先生相赠,这样的奇珍难以轻易获得。他将银印视为至宝,视同瑰宝,甚至不惜用牙签犀轴锦装来保护。

最后,诗人将银印与古代文物如虞戈、苏斋妙迹相提并论,认为它们都是文化瑰宝,通过收藏它们,可以传承前人的智慧和艺术精神,避免遗忘。整首诗洋溢着对文物的敬仰和对文化的珍视,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艺术追求。

作者介绍

李宗瀚
朝代:清

(1769—1831)清江西临川人,字公博,一字北漠,又字春湖。乾隆五十八年进士,授编修。道光时官至工部左侍郎、浙江学政。工诗,喜聚书,癖嗜金石文字。
猜你喜欢

和洪伯英感怀三首·其二

元龙湖海半生豪,斗大黄金未著腰。

不学单衣歌白石,拟将一剑倚青霄。

贾生痛哭心犹在,季子从盟舌太饶。

得失鸡虫何足较,为君呼酒酌椰瓢。

(0)

送王季野侍父入京

江左风流属过翁,赋成入奏大明宫。

未应膝上留文度,还向谈边见阿戎。

《金缕》东风歌折柳,锦帆迟日带归鸿。

六龙清暑滦河上,扈从应驰白玉骢。

(0)

题舒秀实锄隐

宾幕归来野兴浓,卜居还得近城东。

绕篱自斸荆榛地,傍屋添栽杞菊丛。

一钁燕泥春雨后,数声牛笛暮烟中。

红尘轩冕非吾事,老圃如今愿己同。

(0)

船上燕姬

燕姬倚娇色,珠帽络金花。

半醉玉盘面,双鬟云影斜。

水边忽自笑,眉目艳春华。

芳心为谁发,翠袖拂琵琶。

(0)

题郭主簿模摩诘本辋川图卷·其十三栾家濑

凿凿沸白喧,浩浩空青泻。

渔翁互相呼,放船莫轻下。

(0)

早春十咏·其一

春日流□熙,朱光射屋角。

晶荧动几案,焜耀穿帘幕。

淑气袭人温,轻寒侧衣薄。

晴窗坐对久,盎背真意乐。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陆诜 冯澥 徐琰 顾可久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苏蕙 陈璧 缪彤 宇文融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