炯炯乡心照夜长,疏罗萧屑换深凉。
孤灯风影随官柝,万苇秋声上女墙。
篷背湿云黄作雨,柳梢残月白欺霜。
扁舟酒思荒寒甚,铲尽新愁佐一觞。
炯炯乡心照夜长,疏罗萧屑换深凉。
孤灯风影随官柝,万苇秋声上女墙。
篷背湿云黄作雨,柳梢残月白欺霜。
扁舟酒思荒寒甚,铲尽新愁佐一觞。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在娄江边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浓厚的乡愁与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首句“炯炯乡心照夜长”以明亮的灯火比喻诗人内心的乡愁,即使在漫长的夜晚也无法熄灭。接着,“疏罗萧屑换深凉”则通过描述轻柔的罗纱随风飘动,带来一丝丝凉意,暗示夜晚的宁静与清凉。
“孤灯风影随官柝”一句,将孤灯、风影和官柝(古代报时或警戒的器具)结合,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又充满警觉的氛围。而“万苇秋声上女墙”则通过千百芦苇在秋风中摇曳的声音,映衬出城墙上的寂静与肃穆,进一步加深了诗中的孤独感。
“篷背湿云黄作雨”描绘了船篷上雨水如黄云般倾泻而下的景象,形象生动地展现了雨势之大。最后,“柳梢残月白欺霜”一句,通过残月的光辉与霜的洁白相互映照,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感慨,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愁云欲雪未成雪,忽闻寒雨夜淋浪。
但知岁月堕寂寞,不悟乾坤发艳阳。
天黑鬼车声更大,夜阑客枕梦初长。
明朝起视篱砌下,草芽浥浥又回黄。
作诗寄弟衮,写我心之幽。
比闻堂上安,读书可优游。
昨者得兄书,言汝看蔡侯。
蔡侯实君子,小善固所收。
知汝言可否,果闻书相酬。
蔡侯读吾策,言语何赘疣。
吾言至草略,闻说畏可羞。
昨又得汝书,嗟汝诚拙谋。
自言已可进,曾知易春秋。
人不患无位,患己德不修。
古人亦有言,富贵焉可求。
吾初将移任,将白高与刘。
恐人不我知,自后遽止休。
前时陆通判,令我速置邮。
吾诚欲求之,岂自无舌喉。
奈何不为耳,死且垂直钩。
自吾到山冶,于物无侵牟。
小民得辛苦,稍稍知饶优。
官家足厚利,私亦不怨尤。
福哥卖银矿,军人却首偷。
案成被官杖,鞭箠见血流。
私恩重血肉,官法难庇庥。
此奴实痴戆,教诲不转头。
吾心不乐此,疾病苦未瘳。
淹忽两月馀,读易未一周。
夜思梦还家,朝食不满瓯。
为吾告兄长,选试在今秋。
汝姑事恬尚,不忘在轲丘。
寿姊可出嫁,言容常婉柔。
教招宁螺妹,掺掺缝衣裘。
无令泽孙散,照管六与留。
吾归见汝时,一一诉所忧。
《寄弟衮》【宋·陈襄】作诗寄弟衮,写我心之幽。比闻堂上安,读书可优游。昨者得兄书,言汝看蔡侯。蔡侯实君子,小善固所收。知汝言可否,果闻书相酬。蔡侯读吾策,言语何赘疣。吾言至草略,闻说畏可羞。昨又得汝书,嗟汝诚拙谋。自言已可进,曾知易春秋。人不患无位,患己德不修。古人亦有言,富贵焉可求。吾初将移任,将白高与刘。恐人不我知,自后遽止休。前时陆通判,令我速置邮。吾诚欲求之,岂自无舌喉。奈何不为耳,死且垂直钩。自吾到山冶,于物无侵牟。小民得辛苦,稍稍知饶优。官家足厚利,私亦不怨尤。福哥卖银矿,军人却首偷。案成被官杖,鞭箠见血流。私恩重血肉,官法难庇庥。此奴实痴戆,教诲不转头。吾心不乐此,疾病苦未瘳。淹忽两月馀,读易未一周。夜思梦还家,朝食不满瓯。为吾告兄长,选试在今秋。汝姑事恬尚,不忘在轲丘。寿姊可出嫁,言容常婉柔。教招宁螺妹,掺掺缝衣裘。无令泽孙散,照管六与留。吾归见汝时,一一诉所忧。
https://shici.929r.com/shici/LLH5agj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