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酬灵彻上人以诗代书见寄》
《酬灵彻上人以诗代书见寄》全文
唐 / 权德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莲花出水地无尘,中有南宗了义人。

已取贝多翻半字,还将阳燄谕三身。

碧云飞处诗偏丽,白月圆时信本真。

更喜开缄销热恼,西方社里旧相亲。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óulíngchèshàngrénshīdàishūjiàn
táng / quán

liánhuāchūshuǐchénzhōngyǒunánzōnglerén
bèiduōfānbàn

háijiāngyángyànsānshēn
yúnfēichùshīpiānbáiyuèyuánshíxìnběnzhēn

gèngkāijiānxiāonǎo西fāngshèjiùxiāngqīn

翻译
莲花从清水中升起,不染丝毫尘埃,其中居住着南宗佛法的深刻领悟者。
他已经研读了贝多罗经,并将其精要之处译成一半文字,同时以阳炎之喻阐述了三身教义。
当碧云飘过,他的诗歌显得格外优美;在皓月圆满之时,他的信念尤为真实。
更令人欢喜的是,打开他的书信能消除烦恼,仿佛在西方极乐世界的老朋友般亲切。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权德舆的作品,名为《酬灵彻上人以诗代书见寄》。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情怀。

"莲花出水地无尘",莲花常用来比喻高洁之品,这里形象地表达了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格。而"中有南宗了义人"则是指诗人心中的佛法或道德已经得到了一定的悟解和实践。

"已取贝多翻半字,还将阳燄谕三身",这里的“贝”可能指的是《贝叶经》,佛家用贝叶刻经,故称。半字可解为对佛法的深入理解,不仅是表面的阅读。而“阳燄”则可能指光明、智慧之意,三身可能是指佛教中的三身思想,即法身、报身和化身。

"碧云飞处诗偏丽,白月圆时信本真",则是描绘了一种仙境般的景象,碧云飞动之中,诗意盎然;而白月皎洁之时,心灵得以净化,回归到最原始、最真的自我状态。

"更喜开缄销热恼,西方社里旧相亲",这里的“开缄”可能指的是打开心结,“销热恼”则是消除烦恼。诗人表达了对佛法或道德修行中解脱之乐的向往,以及对西方极乐世界或仙境中的旧友旧情的怀念。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他对佛教、道教文化的深厚造诣和个人内在的精神追求。

作者介绍
权德舆

权德舆
朝代:唐   字:载之   籍贯: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东北)   生辰:759年-818年

权德舆(759年—818年),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东北)人,后徙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唐朝文学家、宰相,起居舍人权皋之子。少有才气,未冠时即以文章称,杜佑、裴胄交辟之。唐德宗闻其材,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兼制诰,进中书舍人,历礼部侍郎,三次知贡举。唐宪宗时,累迁礼部尚书、同平章事。后坐事罢相,历任东都留守东都。复拜太常卿,徙刑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
猜你喜欢

王中丞破敌辽阳凯歌四章·其一

匈奴十万寇辽阳,汉将飞来入战场。

直取单于归阙下,论功那更数名王。

(0)

冬日·其一

憔悴江湖上,行吟雨雪寒。

不逢渔父问,谁作楚臣看。

(0)

别意

朝来送归客,复此长河湄。

立马折杨柳,已无前日枝。

(0)

和子与过访平原道中值雪二首时按察楚中·其二

平原日映北风斜,飞雪偏随刺史车。

明月更投公子邑,金门何处侍臣家。

绨袍忽自生春色,彩翰纷然拥落花。

为报袁安高卧起,齐宫上客有田巴。

(0)

武太常贞母太常是遗腹子

令子清标领太常,持衡东省旧为郎。

才因藻镜知秋水,胎本明珠产夜光。

天上旌旂悬日月,人间竹帛映冰霜。

虽然燕赵多奇士,已让高风在北堂。

(0)

酬张转运龙洞山之作

春山遥上翠微连,忽出藤萝一径悬。

削壁云霞开五色,中峰日月隐诸天。

浮沤并结金龛丽,飞窦双衔石瓮圆。

莫怪骊珠君已得,寒湫元自有龙眠。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张其锽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